罗盘制造“老字号”立足市场“找准星”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29 09:08:19

工作人员在哈尔滨光学仪器厂有限责任公司森林经纬罗盘仪零部件数控加工中心作业。
受访者供图

  【老树新枝】

  ◎本报记者 李丽云 朱 虹

  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制造业“老字号”——哈尔滨光学仪器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光)专注罗盘制造已有半个多世纪。从机械罗盘仪到电子罗盘仪,再到如今的智能罗盘仪,哈光在专业测绘细分领域精心耕耘。目前,哈光在专业罗盘市场的占有率突破98%,被黑龙江省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

  1966年,哈尔滨市道里公社的一个五金机械加工小组,接到了市里布置的紧急任务——为即将开展的森林资源调查打造一款森林罗盘仪。罗盘仪个头不大,但作用很强,是森林调查中必不可少的仪器。在森林中,无论是定向,还是测量距离、水平、高度及坡角,都离不开它。如果作为勘探基石的森林罗盘仪不够精准,即使是微小偏差,都会导致整个普查任务失败。于是,7位小组成员从设计、制造,到组装、校准,历经4个月,终于研发出定性森林罗盘仪,按期完成任务,并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这个五金机械加工小组就是哈光的前身。”哈光董事长史铁生说。

  史铁生20世纪70年代来到哈尔滨光学仪器厂。“1994年,我任厂长后,就经历了企业改制浪潮,要想填满几百人的饭碗就必须改革!”史铁生说,产品质量一定要过硬,而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搞研发。2002年,哈光成立了大地测量仪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罗盘仪结构精细,每个零件都是它的灵魂,设计精度、材质、工艺,都会影响测量结果。史铁生带领研发人员经过数十年测试,不断更新优化技术,使得罗盘仪的精度大大提升。

  “我做市场调研时,测绘人员说‘如果森林罗盘仪的成像是正像就方便多了’。当时市面上所有罗盘仪的成像都是倒像,我就想怎么能把成像翻转过来,满足测绘人员的需求。”史铁生说,成像翻转并不容易,哈光首先在光学理论上实现了成像翻转的突破,但在10厘米长的望远镜筒里将理论变成现实又面临很多难题。研发人员已记不清做了多少次试验,相关试验记录摞了半米多高。终于,哈光突破了横亘业内数十年的“卡脖子”难题,在小小的瞄准孔里,让测绘人员看到了正像。

  极地科考的定盘星

  在哈光展览厅,地质罗盘仪、经纬罗盘仪、激光电子罗盘仪、GPS/北斗定位型罗盘仪、面积测量仪、激光指向仪等60余款不同的测量仪器是哈光半个多世纪开拓创新的最好证明。

  “从2011年至今,哈光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哈光总经理史宏介绍,这期间,哈光完成经纬罗盘仪产品技术创新项目,突破了光学测量、自动归零的水平测角等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还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哈尔滨”牌罗盘仪不仅广泛应用于农、林、地、矿、军事等测绘领域,还在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珠峰测量等国家重大项目中大显身手。

  “每次科考队员去极地考察,都会带上‘哈尔滨’牌罗盘仪。”史宏介绍,罗盘仪在地球磁场范围内都可以正常使用,但部分电子测绘产品可能会因为极地地区温度过低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极地科考对罗盘仪质量要求极高。“哈尔滨”牌罗盘仪以性能的准确性、可靠性,在极地精准定位定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罗盘仪从原料到成品,50多个零件有200多个品控点。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微小工艺都做到极致,才能达到最高的精度和最好的质量。”史铁生对每个零件和工艺要求都极其严苛,把每一部分的公差都极力降到最低。

  如今,“哈尔滨”牌罗盘仪已成为行业标杆,连续多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名牌产品。哈光还参与编制了《地质罗盘仪校准规范》等多部行业标准。

  加大研发推陈出新

  近年来,哈光不断加速数智化进程。“罗盘仪经历了从传统的读数时代,到电子的看数时代,再到如今的智能成图时代。”史宏介绍,为满足客户需要,哈光可为客户定制所需数据格式,传输数据后,即可在后台软件上呈现测量模型。

  在哈光加工中心,数字化机床有序运转,操作人员已经从曾经的103人缩减到现在的15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光大地测量仪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人气十足。“研发为我们带来无限生机。”史宏说。

  哈光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精度,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

  4月中旬,哈光与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林草防火瞭望塔全方位立体罗盘仪,在大兴安岭投入使用。在市场调研时,哈光了解到,此前在森林防火中,通常采取“双塔定位”。在森林防火瞭望中,单塔观测火警点,经常会出现报告位置与起火位置误差较大的情况。为此,哈光与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决定研发一款可直接定位和测距,并能无死角观测火情的新式全方位立体罗盘仪。历经数月努力,一款结实、耐用,并且抗腐蚀、质量轻的林草防火瞭望塔全方位立体罗盘仪交到了瞭望员手中。瞭望员通过镜头显示的数据就可以准确定位,15公里内准确率在95%以上。

  自主研发让哈光成为国内龙头企业,也助其产品迈出国门。“哈尔滨”牌罗盘仪远销德国、美国、韩国等20个国家。“国外最先进的罗盘仪能测到12倍远的距离,而我们已经实现了16倍远。”史宏说。

  纷纷打破当地历史同期极值

  “招快递员,月薪10000到15000元”“招快递分拣300元/天,物流装卸500元/天”“小件快递350/天,日结,不押工资”“春节不停招,法定假日三倍工资”……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在招聘网站上,各种招募快递员的帖子不仅多了起来,薪酬也远高于平时,有的甚至已经达到了双11等电商大促期间的水平。

  为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让旅客感受到“被放在心上”的贴心服务,2015年,上海直属站整合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内的雷锋服务站,创建“心尚”服务工作室。周绚是工作室的首批15个“学徒”之一。

  国道345线阿万仓大山段两侧山坡,冬日里依然青绿。“绿的是从外地引种的黑麦草,能保护还没长起来的本土草,防止其被大风刮跑。”玛曲县草原工作站副站长杨春雷说,修复过程中,他们先后从内蒙古、青海、四川等地引进20多种适生草种,与本土牧草混播。

  盛和资源是一家以稀土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董秘郭晓雷向《证券日报》表示,“稀土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的关键原材料,‘双碳’目标的确立将有力地推动稀土产业的发展,对公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郭晓雷告诉记者,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高度重视绿色低碳生产工艺,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工艺研发和设备改进,实现节能、减排、降耗,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实际行动积极落实《方案》,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回望过去,第一代火车票是硬板票,从票格抽票、打印日期、算账、粘贴,流程全靠售票员手动完成,出一张票有时需要好几分钟。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打印的红色软纸票推广使用,售票员只需手敲键盘输入日期、车次,就可实现一键出票,出票速度压缩到几十秒。2008年,随着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利用磁介质记录票面信息的蓝色票开始出现,可在自助检票机上使用。如今,随着人脸识别等数字技术投入应用,火车票已变成电子形态。驱动这些变化的力量,是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潮流,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变向往。

杨珮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