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以“绿”着墨生态画卷 引民众奔赴“向往的生活”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26 15:29:37

  中新网济南6月25日电 (李明芮)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打造生态防护林带、开展植树造林……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川到河流,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山东正以“绿”着墨,引民众奔赴“向往的生活”,描绘出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美丽山东”生态画卷。

  仲夏时节,位于菏泽市巨野县龙堌镇的龙美生态园内,蓝莓、圣女果等夏日水果均已成熟,吸引游客前来采摘。据当地居民透露,生态园多年前还是一片采煤塌陷区,因采煤沉陷水土失衡,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为解决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问题,巨野县边修复边建设,采取植树造林、完善水系等一系列“组合拳”,修复采煤塌陷区面积1.9万亩。如今,龙美生态园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其中鸟类有白尾鹞、红隼、豆雁等50余种,常年在此栖息的动物达到2万多只。

  时下,走进潍坊市昌乐县城区南关早市北侧,一边是车水马龙,一边是竹林幽境。漫步林间小道,鸟儿啁啾、翠竹相拥,夹道成景,别有一番“清”趣。但据附近居民介绍,上述地块此前并非花海、竹林,而是荒草丛生、垃圾成堆。

  昌乐县宝都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国宗介绍称,今年以来,街道对该地块进行垃圾清理、场地平整,将原有古建筑进行封闭保护,配套建设沥青道路、游览步道,并规划栽植了翠竹、金镶玉竹等苗木。“如今,昔日废弃土地已变成绿潮涌动的新街景、赏心悦目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昌乐县坚持绿色发展,一路造绿、一路护绿。昌乐县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德告诉记者,该县通过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尽责方式,以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形式做好“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工作,累计2000余人参加线上线下义务植树活动,栽种黑松、黄栌、流苏等各类苗木16000余株。“植林造绿人人参与、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氛围日趋浓厚。”

  李德表示,昌乐县还进一步履行“护好水、看好林”的基本职责,打造生态防护林带、生态涵养林带和生态富民林区,见缝插绿,应栽尽栽。“我们还引导民众管护绿植并加大奖补力度,激发护绿植绿内生动力,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淄博市张店区则按照“生态为基、四色共融、城园合一”的总体思路,全力构建“全域大公园、门 前微绿地”的公园体系。

  记者采访获悉,张店区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扎实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城市绿道、生态廊道建设。近年来,新建、改建城市园林绿地532.81公顷,建成城市绿道12.28公里、生态廊道30.9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9.92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推窗见绿、出门遇园”成为民众的生活日常。

  此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也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对此,临沂市费县坚持治理监管并重,持续深化水污染防治,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专业公司运维。

  同时,费县还在汛前开展河湖水质超标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对重点河流断面实施“一面一策”专项治理,遏制企业偷排、倾倒、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消除水环境隐患。2023年,费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山东省委、省政府今年印发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7年,美丽山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美丽山东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全面建成。(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4日电 据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香港特区运输署4日宣布,将重新公开接受500个经港珠澳大桥往来港澳的香港跨境非商用私家车常规配额(香港配额)的申请。

  “我在淄博找到了‘家’的感觉。”杨施兵喜欢吃博山菜和淄博烧烤,虽然出身工科,但他自小钟情历史和地理,不工作时,经常到齐文化博物馆等淄博文化场馆走走看看。杨施兵曾多次参观蒲松龄故居,第一次看整体结构,第二次看建筑特色,“每次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据百川盈孚数据,2019~2021年,我国PVDF产能从6.6万吨增长到7.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截至2022年11月,我国PVDF产能为12.8万吨,较2021年底增长72.97%。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4日电 (马帅莎)记者1月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2023年集团公司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等。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3114000385.jpg" alt="" />

  <strong>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strong>

李姿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