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阻碍中美人文交流的坏毛病 美方应从根上好好治治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29 20:49:00

  事实上,干扰阻碍两国人文交流的从来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美国一些政客污蔑抹黑孔子学院,干扰其在美国的正常运作,蓄意破坏中美人文和教育合作。美国国务院发布旅行警告,要求美国民众重新考虑是否前往中国。美国政府制定“中国行动计划”,阻挠两国正常科技学术交流,并制造了寒蝉效应。美国以各种借口对中国公民入境美国设置障碍、滋扰盘查,赴美的中国留学生被拒绝入境并遣返的事情 常有发生,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中国赴美留学生学习什么专业,应当是留学生家庭自主的选择,哪轮得到美国政客说三道四,颐指气使?

  中国是两国人文交流的积极推动者。不久前,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州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贺信。中方有关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倡议正有条不紊地实施。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在西安成功举行。中国两只大熊猫将启程赴美,开启两国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中国采取多项措施便利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友人访华。开放、自信的中国同整日疑神疑鬼的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方相关错误言行不仅偏离了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不符合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也不利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究其根源,还是美方对华战略认知出了问题,视中国为对手而非伙伴,视中国的发展为挑战而非机遇。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只有汇聚两国人民的力量,才能共同推进中美友好这项伟大的事业。美方有关政客应当正视现实,认真倾听两国人民的心声,自觉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人文交流已经成为促进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和两国人民相知相亲的重要支柱。只有拉紧两国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搭建更多桥梁、铺设更多道路,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制造“寒蝉效应”,才能让中美人文交流这棵大树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续写两国人民友好新篇章。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31日报道,美国军工企业通用原子公司提议,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向乌克兰出售两架单价约3000万美元的MQ-9“死神”察打一体无人机,但乌方需要承担1000万美元运输费用和每年800万美元维护费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表示,“主板的定位大盘蓝筹,市场风格特色与之前相比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中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同板块对新上市公司的定位不同。”

  2日,农夫山泉客服向中新经纬证实了上述通知内容。该客服称,“其他规格的暂时没有通知。目前只有杭州地区(涨价),其他地区暂时不清楚。”

  再次,美国是疫情暴发以来最早进入到与新冠病毒共存状态的国家之一。去年9月,拜登总统就曾公开宣称“大流行已经结束”。1月30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在今年5月11日结束与新冠有关的紧急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为何要对中国实施所谓的旅行限制?究其原因,无非是要在后疫情时代给孤立中国这个老套路找到新形式。

  2018年,随着DNA技术的进步与普及,铜梁区公安局第一时间采集了曾某某、邹某某夫妇的DNA,并向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请求协助,在总队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全国打拐库比对疑似DNA。

  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回暖,2023年快递行业发展也在提速。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多家机构预计2023年快递行业有望重现双位数增长。

谢凤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