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7 15:57:45

  充分尊重青年成长成才规律,构建包容、多元的育人选人标准和环境

  近期,某海外知名大学博士拟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的相关话题引发人们热议。“名校毕业竟然去当乡镇公务员?”“会不会大材小用了?”……这样的讨论,体现了社会对人才使用的高度关注。

  名校毕业生、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去,算是埋没人才吗?并非如此。高学历人才投身自己的专业领域,是比较常见的情形。但这不意味着,每一个人才的成长路径都必然如此。时代舞台大,就在于有多元选择,而且每个选择都有广阔空间。有大学生毕业返乡创业深挖“土特产”,找准了路径,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有人既做专业领域的科研,也积极拥抱新媒体,当科普类视频博主,给社会带来更大的贡献。只要是感兴趣、有热爱、能胜任,从事什么职业、去什么地方,并不影响一个人成长为有用之才。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更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到基层去历练,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成长。

  更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让高素质人才在基层更好地施展才华、茁壮成长。比如,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吸引高新技术企业来投资兴业,具有相关技术 背景、又懂科技创新的公务员,往往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上发挥更大作用。而且,高学历人才往往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他们的思维深度、视野广度也能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提供更多思路。不拘一格用人才,给年轻人才“搭台子”,让他们人尽其才,并有良好的发展机会,才能吸引更多能力强、素质高、有情怀的年轻人到基层建功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基层治理现代化、地方高质量发展也就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每个年轻人的先天禀赋、成长环境并不相同,所会所长所好也会有差异。充分尊重青年成长成才规律,构建包容、多元的育人选人标准和环境,将让更多年轻人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让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更加充沛。(羽 生)

  在民乐县新天镇李寨村,“菜书记”李兴杰小有名气。这个生于20世纪60年代、自称“土里土气”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如今又有了一个新身份——高级职业农民。

  在民乐县新天镇李寨村,“菜书记”李兴杰小有名气。这个生于20世纪60年代、自称“土里土气”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如今又有了一个新身份——高级职业农民。

  答:紧紧抓住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一盘棋”谋划,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有序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典范。

  作者:李秀中

  这并不是孤鸿一瞥。自打在2022年春晚上亮相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持续引发“青绿热”。《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节目出圈的同时,更多人开始注意其背后蕴藏的中国传统美学。

  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上行延长1小时至00:19,下行末班车延长半小时至23:59;同时,地铁14号线北京南站加强接驳保障。

黄秋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