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建设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13 04:53:21

  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全球发达国家与地区走向现代化的经验来看,科技创新作为使生产力产生飞跃的关键力量,已经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谁能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这招“先手棋”,谁就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事关人类发展前景的共同挑战,中国尤需进一步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未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是时代所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必须发展科技。新时代以来,从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长远谋划,作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之选,到搭建科技创新制度的“四梁八柱”,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再到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的一系列实招,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这些中国式创新的最佳注脚,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了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嫦娥”奔月、“天眼”探空、“蛟龙”探海、北斗组网、大飞机梦圆、5G商用……我国基础前沿方向持续涌现重大创新成果,传递着我国大踏步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铿锵足音,标注着日益崛起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解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时 代“方程”。中国要强,人民生活要好,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手段和保障措施,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和有机组成部分。开放带来机遇,合作推动发展。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需要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在推动科技现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是在新征程上构建开放创新新格局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

  科学技术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近年来,我国坚持以开放合作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放眼国际、拓宽合作,初步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环境。积极探索构建更加自主、协同、开放的制度,搭建包容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此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若干意见》,再次点燃科技创新的“燎原之火”、发出击鼓催征再出发的动员令,让迈向科技之巅的中国式创新步履,更加自信、更加坚定。(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红包封面不只是封面。

  周春莲家住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红旗农场,今年是她外出务工的第三年。“老家的小厨房里,就记录着变化!”周大姐感慨,老式灶台旁,摆着擦得锃亮的电烤箱。扭开水龙头,温水流出,一台热水器,连接厨卫,解了一家人长久以来的洗漱难题。“这两年,条件好了,添了不少电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卢江也表示,当前的防控工作压力大、责任大,要把应急响应机制工作落实到位,思想不能松懈,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完)

  文化消费迸发活力

  特斯拉的股价表现说明了一切,这是一份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财报。但对国产车企来说,所有车企已经处于同一政策起跑线,车企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补贴退出后,新上市的车型也会扎堆出现,依靠补贴成长的自主品牌将面临较大挑战。

  大陆方面持续推动“小三通”复航。1月28日、29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厦门了解“小三通”部分复航情况,慰问经“小三通”往返厦金的台胞,走访厦门台协和台资企业,与在闽台胞台企代表座谈,听取意见建议。

夏尚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