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蒙医药融合发展 为中华健康贡献民族智慧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27 23:05:00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7日电 题:蒙医药融合发展 为中华健康贡献民族智慧

  作者 乌娅娜 李腾飞 马壮

  以前,草原上的医生骑着马,带着药箱,就是一个流动的医院。

  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吸收了藏医、汉医及古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

  “蒙医学发展到今天真的不容易,通过与各类传统和现代医学的融合,已成为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以下简称国际蒙医医院)副院长特木其乐感慨道。

  走进国际蒙医医院,各族患者在这里既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仪器做各项检查,又可以接受蒙医药传统疗法的诊治。许多国内外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布病和肿瘤患者辗转多地后来到这里通过蒙医药治愈康复。

  一位从山西来就诊的患者告诉记者,初闻蒙医药半信半疑,但是没想到几个疗程就将困扰他多年的皮肤病治愈了,现在他也身体力行向当地亲友宣传蒙医药的功效。

  与中药、藏药等一样,蒙药包含动物类、矿物类、植物类等,目前,国际蒙医医院国家蒙药制剂中心设计生产蒙药制剂品种达240余种,制剂剂型10种,绿色、健康、便捷的蒙药为患者治愈病痛。

  此外,针刺、放血、灸疗、整骨……蒙医学中的五疗康复、针灸推拿、蒙医整骨让世人赞叹蒙医药的神奇。一些散落在民间的蒙医传统治疗技术也逐渐回归临床。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特木其乐是脑病科的专家,他日常的工作中,接触的汉族患者居多。“我在从医40年间感受到,患者对蒙医学体系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从我的专业领域来说,随着人口老龄化,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探索,比如帕金森病、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变性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怎么去为这些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包括蒙医在内的各类医学都应该做一些工作。”特木其乐说道。

  蒙医学的发展离不开高精尖的专业人才。2018年,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填补了内蒙古医疗教育界没有博士点的空白,也填补了中国没有蒙医学博士点的空白。

  越来越多的青年医学生从事对蒙医药的研究,不仅限于蒙古族。

  国际蒙医医院党委书记毕力格坦言:“学习蒙医学的根本理论需要有蒙古语的基础,近年来,我们也将许多蒙医药文献翻译成汉语,让各民族的人都能了解蒙医药。同时,我们与全国123家医院开展帮扶共建。”

  蒙医 药从草原而来,走向世界。

  国际蒙医医院作为内蒙古首家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医院,6年的时间里,累计采集102例造血干细胞,惠及患者遍布全国各地区。医院累计收治蒙古国等邻国门诊患者4万人次,先后19次组派蒙医药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赴蒙古国多个地区的城镇及牧区开展以健康义诊、疾病筛查、保健指导、药品捐赠为内容的巡回义诊活动。

  患者和疾病不分民族,医学更不分民族。多位蒙医学专家在接受采访中,传达了同样朴素而又坚定的信念。(完)

  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手工制香效率低、质量难保证的劣势显现。近几年,杨金庆带领团队研发出在成型加工、烘干和包装等技术环节急需的辅助机器。

  滑雪界有句话叫“雪道的尽头是骨科”,梦云也没能幸免,在今年1月经历过韧带撕裂的伤病。但重新上雪后,她还是每天兴致冲冲地“顶门”上雪道(指开始营业前就在门外守候,等到大门一开就马上冲入雪场滑第一趟雪)。

  <strong>创业板IPO公司最多</strong>

  繁星戏剧村“童戏社”系列儿童剧自推出以来,演出超过300场,观众近5万人次,元旦期间上演第一部《脸谱戏三绝》和第三部《八戒变变变》,以国粹京剧为表现形式,为孩子们打造“看得懂,听得乐,玩得欢,有所得”的传统文化第一课;辰星剧社儿童近景魔幻剧在星典影城大兴店上演,用魔术手法展开故事叙述,为家长和孩子带来一场难忘的视听盛宴。

  (四)具有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完)

黎士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