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写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开幕之际

来源: 发展网
2024-06-26 08:02:24

  (一)

  世界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变乱交织的时代。全球经济复苏仍受疫情“后遗症”影响,地缘政治冲突、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挑战接踵而至。世界银行发布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连续第三年放缓,这将使2020年至2024年成为全球经济30年来增速最慢的5年。

  面对全球性挑战,部分美西方国家为维护单极霸权,纠集其盟友大搞单边制裁、高筑保护主义壁垒,使经济金融手段工具化、武器化,导致全球治理走向失衡,给世界经济复苏制造了更大困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围绕“国家安全”的相关限制正在增加,地缘政治因素正在引起全球经济分裂,经济碎片化将严重损害世界经济发展。南北鸿沟由此被不断拉大,超过1亿人流离失所,近8亿人忍饥挨饿,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任重道远。

  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人们清醒地看到,中国指出的三大突出矛盾,依然是世界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

  令人振奋的是,当前也是一个潮起南方、万象更新的时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极大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进程。一大批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过40%。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全球南方”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觉醒的新力量。国际社会要求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正处于历史关键时期,但仍依赖老旧过时的解决方案。”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在竞争日益激烈、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世界形势下,社会分化不断加剧,不确定性愈加普遍,因此需要在全球、国家和地方等多个层面展开合作。

  (二)

  在攸关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洞察时代之变的中国主张和行动,为世界共同发展提供智慧、注入力量。

  关于全球经济治理走向,中国的立场和主张清晰明确:“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世界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中国的立场和主张有深厚实力和务实行动作支撑。“出口增长强劲”“制造业增速超出预期”“宏观数据一直很稳固”……国际机构近期纷纷对中国经济作出乐观分析并上调增长预期,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同时,从扩大市场准入、加快现代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到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再到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中国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让国际社会相信和期待,将从中国发展中共享更多机遇与红利。

  当前,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表现亮眼,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增长29.9%,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有力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中非共和国潜力网刊发评论员文章称,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中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非洲国家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也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凝聚起日益广泛的国际共识,形成世界各国人民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也让越来越多国家期待与中国合作。

  (三)

  从瑞士达沃斯小镇到中国海滨之城大连,经过40多年富有成效的合作,夏季达沃斯论坛已成为世界触摸中国经济脉搏、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重要平台。

  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规模、场次、嘉宾数量均再创新高,设计了约200场次的活动、近50场会议网络直播,预计约1600位嘉宾参会。论坛邀请900多位商界领袖,来自制造业、能源、消费、金融等多个领域,为全球领军企业搭建起沟通桥梁和纽带;中方参会嘉宾更是超过50%,涵盖民营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和媒体领袖以及其他各方面代表,参与规模同步扩大。

  “全球新经济”“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产业新前沿”“对人进行投资”“气候、自然与能源的相互联系”……细数本届论坛主题,从中可以窥见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也能感知扑面而来的新思路、新名词,聚焦构建未来世界的新“蓝图”。其中中国与世界经济增长是今年年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将举办“展望‘一带一路’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和“聚焦中国新质生产力”两场重磅论坛,分享中国发展新经验,加速敞开合作新窗口,凝聚全球发展新动能。

  “新领军者年会在中国举办,凸显了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然是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国,更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国际热点问题解决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表示。

  “运用掌握的最新公共管理知识和方法,给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范式上的转换,积极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将是这一代年轻干部的使命和任务。”白智立说。

  这一次,陈雨菲找回了状态,首局很快便取得领先,以21-16赢下首局。第二局双方比分交替上升,陈雨菲最后时刻多次抓住安洗莹的失误,以23-20赢下第二局。

  特约评论员 管姚:正如今天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记者会上着力强调的,这是今年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西安峰会值得特别期待。上月底,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已经在西安主持了中国与中亚外长的第四次会晤,可以说,为下周峰会的成功举行,参与各方尤其是东道主,已经做好高质量且充分的前期准备。秦刚当时曾向媒体介绍,第四次外长会晤达成了“五大坚持”共识,这其中“第一条坚持”,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齐心协力办好西安峰会。各方将共同努力举办一场精彩的盛会,向世界展现中国中亚合作的高水平,推动中国中亚关系迈入新时代。

  中国也愿意和美国做朋友,正如同中国愿意与任何国家做朋友,只不过中国首先更想做自己。伯恩斯看似放下了身段,目的还是在试图让中国吞下新时代的“中美商约”,但总有一天,包括伯恩斯在内,所有华盛顿的决策者会认识到,15年前中国拒绝接受美国G2分工的狂想,今天以及未来就更不会接受。

  怀进鹏强调,今年的高考是党的二十大后举办的首次高考,是实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乙类乙管”新形势下的首次高考,做好今年高考工作意义重大。要扛起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开局关乎全局,在疫后复苏的关键之年,一季度各地经济成绩如何,倍受外界关注。尤其是作为经济龙头的万亿城市,其具体表现,更有着引领区域发展的“风向标”意义。

陈俊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