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中欧班列:助力“中国味儿”走向世界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9 16:06:17

  从“驼铃声声”的古代丝绸之路到今日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以其高效的运输速度和优质的物流服务,穿越千年丝路,赓续中国与亚欧各国间的友好交往,铺就亚欧大陆人文经贸往来新通途。伴随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中欧班列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运输的货物种类和目的地也更加广泛。截至2024年1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过8.4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一系列数据描绘出中欧班列带动经济发展、造福各国人民的幸福图景,象征着中国与亚欧各国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

  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在国际长距离运输中全天候、安全、高效等优势,采用“铁路快通”模式快速通关,实行“7×24小时”通关机制,不断优化扩充线路,提升开行质量 ,提高运输能力,在为各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中国力量。数字经济时代,一些中欧班列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货物的智能分拣和调度;区块链技术也让中欧班列实现全程可追溯,这些都为中欧班列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条绿色、高效的物流通道上,“中国制造”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中欧班列在促进国际贸易规则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包容,在这场“双向奔赴”中,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与融合必将更加紧密。

  <em data-scene="strong">美国政府执法成本不断上升。</em>UFLPA的“有罪假定”要求所有与美国发生贸易关系的经济主体“自证清白”,这势必增加进口审核环节。为完成审核,不仅需要大量执法人员审核企业提供的相关证据,还需要购买和维护相关设备,这无疑会增加执法成本。美国是世界第一进口大国,2021年进口额达到2.891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进口规模,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已申请7030万美元用于扩充工作人员,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该法案能够实施,然而这远不足以应对巨大的工作量。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陈青青]在2月28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刚刚中国外交部发布了秦刚部长将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的消息,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以及中方对此次外长会的期待?

  中新经纬3月6日电 (王永乐)GDP增长5%左右、CPI涨3%左右、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这些信息有你关注的吗?

  对于中方立场文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中方开始讨论乌克兰议题并传递一些信号,这是好事,乌方期待同中方举行会谈。俄媒认为,中国的有关立场慎重客观,体现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公认的国际法精神。该文件中的有关倡议不仅考虑到当下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而且也着眼未来冲突地区战后重建等问题。波兰总统杜达24日表示,中国的建议不能被忽视。《环球时报》社评称,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但始终愿为推动危机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份文件展示的,正是中国积极劝和促谈的诚意和善意。

  在中国外交部24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制定并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全面系统地阐释中方有关基本立场主张。文件涵盖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减少战略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战后重建等12个方面。他还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全国两会将分别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开。近日,西安、福州、郑州、厦门、上海等多地铁路部门发布进京列车“二次安检”提示,提示旅客提前抵达车站,准备好本人购票时所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以备查验,切勿携带危险品、违禁品。

王豪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