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16 11:54:06

  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观察者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为推动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助力文化样式活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国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与古籍版本、日用不觉的文化民俗与典章礼仪,承载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记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充盈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重要宝藏。也要看到,一些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还需更好开发利用,一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只是静静地躺在展示柜中,距离从“保下来”到“活起来”仍有差距。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这些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进行全息拟态处理,把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从而让那些铭刻于青铜器、誊录于丝帛、书写于简牍、印刷于纸张上的文明,穿越厚重的历史,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近年来,我国实施一系列文物保护数字化工程,打造了文化传承发展的数字化样板。比如,敦煌研究院经过近30年的数字化保护探索与研究,形成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实现了对洞窟的数字化保护。截至目前,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示范”已经完成29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179个洞窟壁画图像处理、45身彩塑和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形成了超过300TB可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许多沉睡多年的历史文物、濒临保护危机的珍贵遗产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形态,以全新的样式回到人们视野中。

  助力文化成果全球传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赓续中华文脉,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重要途径。只有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才能更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历史上,由于交通、通信等交往手段限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有限。即使在电视、广播等媒介出现后,全球性跨文化交流依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极大地改变了全球媒介生态格局。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是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创新取得长足发展,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坚强技术保障。要积极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用文化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来搭建传播平台、加强内容生产,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

  龚全珍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时,颁奖词这样写道:“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台风影响期间,福州火车站将结合风速雨量等实际情况,对旅客列车采取限速、停运、折返、加开、恢复开行等措施,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有出行需求的旅客朋友们可关注12306铁路客服平台(含12306手机客户端),或车站微博、微信,以及广播公告,及时了解列车开行情况,以便合理安排行程。

  同时,吴江浩就中国驻日本使领馆遭受滋扰提出严正交涉,表示近日中国驻日使领馆接到大量来自日国内的骚扰电话,对使领馆正常运转造成严重干扰。中方敦促日方依法处置,切实保障中国使领馆馆舍、人员及在日机构、企业、公民和来日中国游客人身安全。中方将继续依法保障日本驻华使领馆安全和在华日本公民合法权益。

  他认为,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专职机构的设立,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民营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光明的前景。

  “谁来操盘城中村改造项目,多少能看出当地房地产行业的变迁轨迹,2010年前曾有不少闽系房企涌入郑州。在如今陈砦的城中村改造进程中,占据主角的是郑州本地房企美盛置业,这也是当下为数不多保持健康的民营房企。”郑州房地产业资深人士透露。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启动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推动降低贷款利率,对于个人住房信贷客户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固定利率,另外一种是LPR+点差。如果是前者,在还款期内房贷利率保持不变,如果是后者,执行利率将随着LPR的变动而发生改变。大部分客户选择了LPR+点差的模式,但仍有一部分客户担心还款期内利率上行而选择了固定利率。9月4日,中国光大银行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就存量房贷业务作解答时明确表示,固定利率客户也可以申请下调。

赖儒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