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并非“一老永逸”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2 15:26:22

  高 维

  老字号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时代,过去了!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发布,引发公众广泛讨论。根据《通知》,长期经营不善的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被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

  “一个招牌,就是一段传奇。”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老字号,不仅是不可多得的品牌资产,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在55个被“摘帽”的品牌当中,出现了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如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上海老半斋等。从曾经风光无两,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禁让人发出一声叹息。

  “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穿越周期是企业的使命,当市场和消费群体都在变化,老字号招牌再大名声再响,又焉有“一老永逸”之理?深层次探究,老字号遭遇发展困境不是个别,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躺平”:有的内部经营管理僵化,体制机制跟不上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有的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不重视新媒体时代的市场营销,不肯放下身段、和年轻客户“亲密互动”;有的还在幻想“一招鲜吃遍天”,不愿下苦功夫开发新产品,寻找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不难想象,随着经营成本上升、“后浪”竞品冲击,老字号若是依然不思进取、故步自封,迟早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有为方能有位。正如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这次复核“有进有出”,不是为了淘汰老字号,而是为了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持续健康发展。应该看到,对被“摘帽”的老字号而言,失去了一个耀眼的光环,但并不影响企业继续运营,若能痛定思痛,失而复得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对其他老字号也无异于一记警钟: 过去再辉煌也没有“免检权”,不忘初心、守正创新方为王道。

  本报记者 韩立群

  文/本报记者 程婕 统筹/余美英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6日电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3日晚,俄亥俄州与宾夕法尼亚州交界处附近有约50节列车车厢因列车车轴发生机械故障而严重脱轨,并引发大火。脱轨车厢载有危险物品,附近居民正在疏散当中。

  据台湾《工商时报》2月5日报道,台湾陆委会4日晚发布新闻稿称将推动“小三通”项目常态化,7日起调整航线航班,其中金厦航线维持每天最多一班,新增金泉航线每周最多两班,马祖航线从每周最多两班增加为每周最多四班。在搭乘旅客方面,仍以金马地区民众、大陆配偶等为限,由金马地方政府负责造册及管控,未来将视运作状况及疫情等相关情势变化,对后续“小三通”客运安排进行动态调整,稳步恢复常态化交流。

  <strong>北京石景山区广宁街道建设冰雪社区——</strong>

  ——人前“清廉朴素”,人后扮演“操盘手”,受贿人作案隐蔽化。

陈韵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