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专家学者沪上共话党史党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来源: 半月谈
2024-06-26 23:46:45

  中新网上海11月27日电 第一届中共党史党建青年学者论坛日前在上海大学举行,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并围绕“学科融合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主题展开交流。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认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以建构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为导向,推动研究领域的大融合。二是以开放系统性和结构化整合为原则,推动学科方向的大融合。三是以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为指引,推动研究方法的大融合。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旭杰表示,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上海大学签约共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是合力构建大党史党建工作格局的一个创新实践。未来双方将继续统筹融合上海大学的独特底蕴和上海光荣之城的红色资源,不断推出上海党史研究的新成果。

  “党的建设不是‘飞来峰’,它的问题由来是有历史的渊源、脉络可以梳理,它的解决也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关照中得到答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发表主旨报告称,要以大历史观为方法论,审视和评价党的百年历史,要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关联起来,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探索接续起来,并强调要拥有整体意识和国际视野。

  上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指南和价值旨归。它的形成,不仅强化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不断从“精神”当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前进动力,引导实践、指导实践。但须注意的是,“精神”一定要放在历史的载体上、实体的载体上来进行挖掘和研究。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高立伟表示,本次论坛紧扣“学科融合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主题提出了诸多新思考、新观点、新视角,中共党史党建作为一级学科,既要看到成绩,增强学科自信,又要引入多学科资源、多学科理念,借鉴和融合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从更具综合性的广阔视野多维度地审视学科融合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等相关问题。本次论坛为加强青年学者的交流、培养学科 新生力量搭建了平台,有利于实现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深度融合和自主创新。

  祭灶过后,年关在迩。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网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作一年一度的大擦洗。宫灯,纱灯,牛角灯,一齐出笼。

  是湖北必须守住的底线

  据调研,浙江“元宇宙”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核心技术研发优势明显,多项技术(产品)处于国际并跑、国内领跑阶段,多领域行业应用不断丰富,各个领域、环节均有浙江企业的身影。但也存在政策引导相对不够、行业整体上呈现出“软件强硬件弱”的态势等问题。

  鄂东地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加快论证“10+N”民用产业集群,推进民品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保障国家北斗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北斗时空智能服务平台累计服务终端数突破15亿,全球首创推出支持大众智能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新功能,海南省海岸线防护圈船舶管控短报文一体化系统一期项目完成1.26万套终端交付,联合承担的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MEMS加快产业化协同化发展,6英寸晶圆生产能力改造提升项目开工建设。特种钢、矿用车、民爆、新能源电动重卡、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品提质增效,新增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2家。

  从全球范围来看,去年经历了数十年不遇的高通胀浪潮,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保持了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邹澜表示,一方面,中国供给总体充裕,需求尚在恢复,过去也没有超发货币,通胀是有望保持稳定的。当前,中国经济还处于恢复发展过程中,产业链、供应链运转较为通畅,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产出缺口依然为负。

李建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