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类日报6.17

原标题: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类日报6.17

日本精品免费一区,404福利社天天更-XYR15bGBh-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类日报6.17。

  铜:中期调整 关注需求表现

  1、宏观。海外方面,美国5月CPI同比增长3.3%,较前值和预期值3.4%小幅下降;5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4%,低于预期3.5%,也低于前值3.6%,为三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5月通胀全面降温给美联储9月降息带来可能,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上宣布维持利率不变,符合预期,会后鲍威尔表示通胀已实质性放缓,但仍然太高,对降息要有耐心,点阵图显示2024年降息仅有一次。国内方面,货币数据表现偏弱,关注地方债和城投债的发行情况。

  2、基本面。铜精矿方面,国内TC报价升至0以上,表明铜精矿市场有所缓解,但仍然紧张,供给的担忧并不能抹去。精铜产量方面,国内5月电解铜产量100.86万吨,同环比均有增加,大幅高于市场预期;6月电解铜预估产量98.5万吨,同比增加1.9%,从产量预估来看,铜精矿紧张情况确实影响到部分冶炼企业,但由于粗铜和阳极板较充裕,这也使得产量下降幅度低于市场预期。进口方面,国内4月精铜净进口同比增加20.89%至28.12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8.17%;4月废铜进口量环比增加3.6%至18.1万金属吨,同比增加22.9%,累计同比增加55.5%。库存方面来看,截止6月14日全球铜显性库存较上周(7日)统计下降1.36万吨至66.5万吨,其中LME库存增加10125吨至133925吨;Comex库存下降4009吨至9737吨;国内精炼铜社会库存较上周(6日)下降2.14万吨至42.93万吨,保税区库存增加0.2万吨至9.26万吨。需求方面,随着铜价快速下行,预计消费将出现转机,本周从铜样本制杆企业周度开工率来看,精炼铜制杆开工率从66.71%降至64.74%,再生铜制杆从37.58%升至47.45% 。

  3、观点。。铜目前我预计仍会继续交易宏观预期回归基本面现实本身,这个阶段可能持续至6月底或7月中旬,当前铜价已修复完COMEX铜事件以来的涨幅,后期或有望缓慢修复3月下旬以来的涨幅,而铜价是否回稳,这个阶段也至关重要,投资者要关注下游需求情况,特别是社会库存去库的速率,而不是去库这件事本身。

  1、供给:6/7,镍矿港口库存环比增加3万湿吨至771.8万湿吨,港口库存水平同比较高;到港环比减少75.18万吨至57.02万吨,到港量环比快速下跌;5月全国精炼镍产量共计2.57万吨,环比增加4%;6月预计产量2.62万吨,环比增加1.95%;周内印尼镍铁发往中国发货21.47万吨,环比增幅27.31%,同比增幅3.86%;到中国主要港口25.95万吨,环比增幅139.91%,同比增幅343.8%;中国主要地区镍生铁库存环比下降9%至2万镍吨;硫酸镍需求环比放缓,MHP及高冰镍折扣系数下降,硫酸镍成本支撑走弱。

  2、需求:不锈钢产业链,库存端,6/13,78家样本社会库存110.18万吨,周环比上升5.1%,市场刚需采购为主,库存水平较高;供应端,6月排产336.28万吨,月环比增加2.43%,同比增加10.3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6月预计三元前驱体产能维持至16万吨,产量环比下滑6%至6万吨,各系别均有降幅,高镍系降幅较大;5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82.7GWh,环比增长5.7%,同比增长34.7%;销量为77.9GWh,环比增长14.3%,同比增长40.7%;出口13.8GWh,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16.7%;装车量39.9GWh,同比增长41.2%,环比增长12.6%;乘联分会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88.1万辆,同比增长31.0%,环比增长9.9%;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9.7万辆,同比增长32.1%,环比增长13.8%;5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0.4万辆,同比增长38.5%,环比增长18.7%;5月新能源车出口9.4万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8.8%。

  4、观点:供应端,镍矿批复缓解市场对于镍矿供应紧张的担忧,但需要注意的是产能投放和铁厂升水会有一定时滞;印尼政府正在对终止RKEF冶炼厂的许可证进行全面评估,其并非针对现有的RKEF许可证;电镍随着产能投放和检修完毕产量仍然预计环比增加;硫酸镍成本和需求双双趋弱。需求端,不锈钢方面供应环比有增,而消费端旺季结束后仍显拖累,库存水平也处于往年水平之上;新能源汽车方面,6月三元前驱体产量预计环比下滑,终端库存消化,内销好于出口。整体来看,产业链上各环节产品价格均有下跌,后市预计价格或将震荡偏弱,关注宏观变量及产业链矛盾消化情况。

  1、供给:周内氧化铝开工率下降1.86%至81.21%,主因广西重庆地区氧化铝企业因设备检修和天然气供应紧张导致短期减产,山东氧化铝厂60万吨产能将进入10天检修期。晋豫矿山稳步推进复产,山西、河南氧化铝厂开工率开始回升;贵州氧化铝厂结束检修,开工开始调升;广西雨季将至、当地矿山开采或将受限。云南电力供给继续恢复,仍处检修中的剩余将于6月底前恢复,内蒙新增产能通电投产,其他地区仍无产能变动消息。据SMM预计6月国内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恢复至8376万吨,产量688.5万吨,同比上涨6.6%;6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修复至4327万吨,产量354万吨,同比增长5.2%。

  2、需求:周内加工企业开工率下调0.2%至64 %。其中铝型材开工率下调1%至56.5%,铝板带开工率下调0.6%至75.6%,铝线缆开工率持稳在66%,铝箔开工率持稳在77%。铝棒加工费临沂持稳,新疆河南广东上调30-50元/吨,包头无锡上调120-150元/吨;铝杆加工费河南山东广东内蒙上调100元/吨;铝合金ADC12及A380下调300元/吨,ZLD102/104及A356下调600-650元/吨。

  3、库存:交易所库存方面,氧化铝周度累库1.08万吨至24.08万吨;沪铝周度去库2279吨至22.43万吨;LME周度去库2.2万吨至108.56万吨。社会库存方面,氧化铝周度去库2.6万吨至9.98万吨;铝锭周度累库0.2万吨至78万吨;铝棒周度去库0.36万吨至16.28万吨。

  4、观点:矿石供应逐步恢复及新增产能进入投产阶段,近期多地氧化铝厂出现检修,短期仍有货源偏紧情况,氧化铝供给端涨跌互现,可维持盘面近强远弱思路对待。宏观过热情绪逐步消化后,基本面逻辑重归视野,淡季供需边际转弱、去库受阻、成本中枢下行,短期盘面仍有一定承压的压力。注意现阶段宏观情绪反复下,资金谨慎度较高,回撤幅度有限,仍需持续跟踪下游需求表现。

  锌:冶炼亏损扩大或导致冶炼企业提前检修

  一、供应:

  矿供应紧张程度加剧,锌矿加工费延续下跌态势,锌冶炼亏损,预计7月国内检修企业或有所增加,锌产量或难以维持52万吨。进口方面,锌比价上行,保税区进口锌有进口盈利,预计下周现货市场进口锌现货报价会有所增加。

  二、需求:

  国内镀锌结构件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开工率处于近三年同比低位,镀锌板产量仍处于同比高位。压铸合金开工率低位小幅反弹,并维持当前开工率运行,氧化铝开工率保持平稳。现货市场本周交投活跃,主因下游低价积极备货带动。

  三、库存:

  SMM七地社会库存周环比-0.37万吨至19.60万吨,同比+90.48%;上期所库存周环比-0.17万吨至12.54万吨,同比+124.37%; LME库存周环比-0.66万吨至25.42万吨,同比+207.28%。

  四、策略观点:

  近期国内锌锭持续去库,并且国内锌冶炼亏损扩大,后续国内供应缺口将使进口窗口持续打开,比价仍具上行驱动。但也因进口有较高流入预期,国内月差上行驱动走弱。短期需求难见亮点,而海外库存高位,价格或将跟随宏观情绪宽幅波动。

  锡:市场波动或将加大,建议谨慎为主

  一、供应:

  据佤邦中央委员会已同意恢复曼相矿区精粉运输,据了解此次积压锡精矿品位较低,折合金属吨在2,000吨左右,扣除实物税征收后到达国内进口量或在1,500金属吨附近,6月佤邦进口量预估在3,000金属吨附近。国内方面,广西某冶炼厂上周计划检修40-50天左右,检修时间较往年延长,预计将影响约近两个月供应。

  二、需求:

  上周锡价低位反弹,下游采购明显转弱,市场交投清淡,但由于冶炼企业库存较低,故市场锡现货报价依然较为坚挺。

  三、库存:

  Myseel社会库存周环比-27吨至17,421吨,同比+51.33%;上期所库存周环比-142吨到16,155吨,同比+80.22% ;LME库存周环比-200吨到4,610吨,同比+127.65%;

  四、策略 观点:

  上周市场信息冗杂,供应端多空消息交织,但从根本来说,基本面相较之前基本相似,并未看到强烈变化。市场对于冶炼大厂检修抱有极高期待,但常规检修对年度供应来说并无较大影响。而当前国内库存高位难解,下游需求并未有持续好转驱动,海外需求又有转弱迹象,常规检修对市场的扰动或有限。短期来看,佤邦开始在矿山政策上多有动作,市场波动或将加大,建议谨慎为主。

  周内工业硅期货震荡偏弱,14日主力2409收于12215元/吨,周度下跌1.4%。现货价格弱势调整,百川参考均价为13352元/吨,周度下调2元/吨,其中不通氧553持稳在12850元/吨,通氧553下调50元/吨至13100元/吨,421持稳在13900元/吨。

  1、供给:据百川,工业硅周度产量环比增加2180吨至9.76万吨,周度开炉数量增加13台至374台,开炉率上涨1.77%至51%。云南继四川后电价也出现下调保山、德宏和怒江均已陆续恢复生产。新疆大厂新增投产到位,南北两地产量正稳步提供增量。

  2、需求:有机硅企稳整理,DMC周度价格持稳在13400-13900元/吨,随着成本稍有缓释、单体厂压力稍缓。以及下游出现阶段预售订单增量,前期检修降负单体厂存在新产能投产计划,市场供需格局有所好转。多晶硅继续承压,周度价格下调1000元/吨至3.6万元/吨,继晶硅跌至成本线后,下游硅片厂也面临同样窘境,多环节高库存问题仍在,晶硅企业检修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工业硅需求持续下滑。但在产业已无让利空间后,成交开始僵持,硅料跌幅有限。DMC周度产量环比增长1500吨至4.19万吨,多晶硅周度产量下滑1900吨至4.15万吨。

  3、库存:交易所库存周度整体累库3815吨至28.8万吨。工业硅社库周度累库450吨至18.88万吨,其中厂库累库1450吨至8.78万吨;三大港口库存,黄埔港持稳在3.8万吨,天津港持稳在3.6万吨,昆明港去库1000吨至2.6万吨。

  4.观点:西南复产规模增加后,增量近期集中释放,供给水平趋于年内最高点。下游多在交付此前期现商订单,但周内贸易活跃度有所下滑,双硅对原料边际需求继续走弱,厂库及交割库存量攀升。预计上下游一增一减的格局下,基本面承压加重,短期出现引导市场转向亮点不多,难以走出弱势行情,后续需关注地产和汽车相关政策在中长期层面下传导时间和提振作用。

  1、供应:5月样本云母矿产量环比增加0.4%至11490LCE吨;样本辉石矿山环比增加4.1%至3942LCE吨;6月预计碳酸锂产能环比增加2.7%至9.5万吨,产量环比增加3.7%至6.5万吨,开工率环比提升1pct;分原料来看,主要增量在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提锂,回收提锂产量环比下降;分产地来看,各地区环比均有增加,湖南及江苏地区增幅较大;周度产量环比减少134吨至14571吨,其中盐湖提锂环维持至2914吨,锂云母提锂环比减少15吨至3880吨,锂辉石提锂环比减少114吨至6360吨;6月预计氢氧化锂产能环比增加3%至5.7万吨,产量环比减少2.1%至3.56万吨;分工艺来看,苛化环比降幅较大;分产地来看,浙江地区降幅明显,其他地区变化不大;6月预计六氟磷酸锂产量环比下降3.3%至1.5万吨,周度开工率小幅下降,生产成本小幅下降

  2、需求:6月预计三元前驱体产能维持至16万吨,产量环比下滑6%至6万吨,各系别均有降幅,高镍系降幅较大;6月预计三元材料产能环比维持14.6万吨,产量环比下降4%至5万吨,多数有降幅,高镍系环比降幅较大,523系环比小幅增加;周度利润环比小幅上涨,周度库存下降213吨至1.36万吨;6月预计磷酸铁锂产能维持36.7万吨,产量环比下降8%至18.2万吨,周度利润环比小幅上涨,周度库存下降1460吨至4.52万吨;6月预计钴酸锂产能维持1.4万吨,产量环比增加4%至0.79万吨;锰酸锂产能维持2万吨,产量环比下降4%至1.1万吨;终端,5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82.7GWh,环比增长5.7%,同比增长34.7%;销量为77.9GWh,环比增长14.3%,同比增长40.7%;出口13.8GWh,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16.7%;装车量39.9GWh,同比增长41.2%,环比增长12.6%。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4GWh,占总装车量26.0%,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4.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9.5GWh,占总装车量74%,同比增长54.1%,环比增长15.8%;乘联分会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88.1万辆,同比增长31.0%,环比增长9.9%;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9.7万辆,同比增长32.1%,环比增长13.8%;5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0.4万辆,同比增长38.5%,环比增长18.7%;5月新能源车出口9.4万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8.8%

  3、库存:6/13碳酸锂库存环比增加2.1%至约9.92万吨,下游库存增加2.1%至约2.28万吨,其他环节增加4.5%至约1.99万吨,冶炼厂增加3.5%至约5.65万吨;6/6碳酸锂四地样本社会库存环比增加12%至3.31万吨;5月氢氧化锂库存环比增加45%至3.44万吨,其中下游环比增加29%至1.38万吨,冶炼厂环比增加57%至2.06万吨;仓单库存,28220吨。

  4、观点:供应端,随着价格重心下移,国内生产端或将小幅放缓,特别是江西地区,然而海外锂矿及锂盐进口压力犹在;需求端,6月走弱符合预期,客供比例抬升,现货成交情况一般。终端,5月锂电池产销、出口及装车量均实现环比增长,电池端库存下降,国内市场中结构上储能电池优于动力电池,海外动力略优,新能源汽车方面库存小幅去化,内销优于出口。成本端,矿端价格较为滞后,外采利润堪忧。库存端,产业链上下游均呈现累库状态,主要仍在上游。综合来看,基本面上面临着供增需减的压力,价格重心整体向下移动,尽管成本以及部分减产预期是当前环境中的支撑因素,但难以形成较强的向上驱动。

责任编辑:赵思远

  郑州东站疫情防控办对此表示,低风险区域来郑中转可能会出现黄码,但不影响出行,车站工作人员会核实旅客行程卡,如无特殊旅居史,进行一次落地核酸检测即可进站乘车。因需出站再进站换乘,建议换乘时间不少于1小时。.sht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