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保单变更当幌子引客 卖保险的为何专盯老年人

来源: 千龙网
2024-06-12 14:16:26

  拿保单变更当幌子引客 忽悠老人买理财险

  卖保险的为何专盯老年人

  推销花样多

  70岁老人被忽悠去买理财险

  十多年前,张女士的父亲为了照顾亲戚业务,稀里糊涂地买过两份保险,后来家里人仔细查看保单才发现,这两份保险竟然上反了:本想投保给女儿的理财险上到了母亲名下,而想投保给母亲的大病险却上在了女儿名下。

  “当初父亲都是听亲戚口头说的,保单看都没看就收起来了。如今一查保单,跟他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你说老人买保险有多糊涂。”由于钱不多,张女士也就默认了。但最让她生气的是,这些年,总有不同的保险业务员借着这两份保单一次次给老人打电话,以各种理由哄着老人去营业厅,最后都是为了推销保险。

  “去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我给父母打电话,碰巧得知他们正在坐车去保险公司的路上。”张女士询问得知,业务员通知父亲业务升级,让他去签字。张女士心生疑惑,一年前保险条款升级,父亲已被喊去签过一回字了,这次怎么又升级?她试图劝阻,但老人担心真有事情,坚持要去。张女士只得千叮万嘱,“别乱签字,对方推销保险千万别着急买,回来商量再说。”

  果然,老人回来后念叨,业务员说现在回馈老客户,可以给他开通一个存款账户,活存活取,利息超过百分之三,比银行高出不少。“这哪是开账户,就是在推销年金保险。”张女士一听就来气,她曾被人推销过年金险,附带一个万能账户。不久前,她也被业务员以“账户升级,利率更高”忽悠去了,听了半天才明白,哪里是什么账户升级,分明是推销另一款年金险,而且往万能账户里存钱是有手续费的,业务员对此只字不提。

  张女士仔细询问了父母才知道,父亲因为这两份保险已经被哄去营业厅好几回了,“以前都是通知听讲座送东西,父亲不贪财一次没去过。后来业务员就拿业务升级当幌子,还有几次说是变更业务员,父亲不明就里去过多次,实际都是被推销保险,有时候是意外险,更多的是理财险。”

  从那之后,张女士时常叮嘱父母,保险公司再来电话让去营业厅,千万别上当。最近,保险公司仍是没完没了地给张女士的父亲打电话,老人偶尔接听一次,又是以各种名目让他去营业厅。“给70岁的老人推销理财保险,骗得老人大热天跑来跑去,真是太缺德了。”张女士生气道。

  购买太随意

  老人不看条款只听业务员推销

  “求求这些保险代理,可不可以放过老人?”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做儿女的怨声载道。陈女士今年年初发现母亲三年前被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哄骗,竟然拿以前的保单作担保,贷款购买了理财保险。“业务员跟我 妈说,投进去的钱可以以贷款的形式再拿出来,不会有任何损失,现金流也不会断,还可以养老。”陈女士发现的时候,母亲已经贷了不少钱,如今正在艰难维权

  也有子女发现老人购买保险后,上网求助如何退保:“我妈买保险的时候被告知,一年交10万连续交5年,满期就能取本付息。结果我一问,要等到老人70岁才能取。不想把钱压在里面这么久,有什么退保的法子吗?”从这些子女的留言中记者发现,很多老人买保险是不看保险条款的,基本全靠业务员推销。老人们对于产品内容、还本付息的理解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理财保险回本慢 多数不适合老人

  “其实很多理财类保险比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因为持有周期长,回本慢,并不适合老年人。但是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代理,都喜欢向老年人推销年金险,导致子女发现后找来要求退保的纠纷特别多。”某保险公司保险业务员小慧向记者坦言。

  小慧透露,由于老年人大多无法购买健康险和重疾险,所以针对这一群体,保险公司能够售卖的主要就是理财类保险。现在的老年人手里多少都有点闲钱,也有理财意识,再加上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比较容易推销成功。

  “实话实说,对于老人来讲,如果手里钱不多,想要通过购买理财类保险为自己将来养老、看病取用,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这些钱不如存在银行,免得用的时候着急。”小慧告诉记者,理财类保险通常是买得越早越划算,更适合年轻人和小孩。除非老人手里有大笔闲钱,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压在理财保险里,每年领取的生存金可用于养老,保值增值的同时还可作为遗产留给子女。

  如果是给家人买保险,小慧建议老年人不要自作主张,而是要让子女自己去研究、考量,从而买到适合的保险产品。

  后续维权难

  过了犹豫期全额退保不容易

  老人买错了保险,子女往往事后才发现,如果已经过了犹豫期,再想找保险公司全额退保并不容易。

  记者了解到,一般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都会设有犹豫期,通常为签订合同后的10天或15天。如果在犹豫期内,投保人可以随时退保,所缴纳的保费也会全额退还。但若过了犹豫期再想退保,就会产生较大的损失。

  不过也有全额退保成功的案例。2021年,王先生在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的推销下,购买了一款理财型寿险。据王先生回忆,当时保险代理人告诉他只要缴纳11万元,就可在合同签订时获得一万元利息,一年后合同到期,11万元本金会如数退还。

  签合同时王先生留意到,合同上显示的缴费期间是10年,遂提出疑问。保险代理人向他保证,只要缴费一年合同就到期了,并解释称这是公司开展的新业务,叫“长险短做”。王先生信以为真,签订了保险合同,并听从保险代理人的话,在保险公司回访时做了虚假陈述,代理人当即返给了王先生一万元现金。

  一年后,王先生找保险公司询问到期退费事宜却被拒绝。工作人员称,保单缴费期为10年,每年应缴保费11万元,一切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王先生向银保监部门投诉,调查结论认为,现有证据无法认定保险公司存在销售误导等行为。王先生无奈诉至法院。

  诉讼期间,因当初的保险代理人同意作证,承认做出过相关承诺,法院最终认定保险代理人构成欺诈,撤销了保险合同,王先生这才拿回余下的10万元。

  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助理史素英告诉记者,当保险犹豫期过后,如果存在如下法定情形——投保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投保人可请求法院确认保险合同无效或撤销保险合同,全额退还已缴纳保费。

  但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投保人虽称购买保险时被销售人员欺诈误导,却往往难以举证。相反,保险公司一方会提交保单、投保提示书、电话回访录音等投保人亲笔签名或亲口认可的证据。即便投保人当初是听信了销售人员的安排做出了违心回答,如今也是空口无凭。因此这类案件中,绝大多数全额退保的诉求难获法院支持。

  法官划重点

  看懂保险合同留意这6点

  保险合同页数繁多、文字晦涩难懂,不光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看到保单都会感到头疼。购买保险时,哪些内容是必须要留意的?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助理史素英也为投保人划出了重点。

  ①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尤其是加黑条款。购买保险产品,不能仅听业务员的口头介绍,一切内容要以合同条款为准。投保时要阅读全文,尤其是那些加粗加黑条款,对保险责任、保险期间、责任免除、赔偿限额、缴费期限及金额、减保及退保等核心条款、特别约定条款尤其要仔细阅读。

  ②年限、收益算明白再买。有些理财类保险,根据不同年限附有现金价值的演算,切记要算明白,符合自己预期再购买。对自己不理解的、销售人员的陈述与合同约定明显不一致的内容,要主动询问清楚,并注意留存证据,以备后续维权举证。

  ③勾选答案、签字确认要谨慎。签署投保单、投保提示书等书面文件时,要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处签名及勾选,切忌听从销售人员“指示”违背真实意愿填写,对于空白文件尤其要注意。

  ④如实“双录”不“表演”。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向60周岁(含)以上年龄的投保人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等,要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以现场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予以记录。“双录”能够实现过程可回溯,有利于规范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因此,60周岁以上的投保人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配合销售人员进行规范“双录”、如实作答,有疑问积极主动询问,不要配合销售人员进行“表演”。

  ⑤售后回访认真作答。合同订立后,保险公司通常会进行回访。实践中,一些投保人往往忽视甚至不愿意配合回访。其实,通过回访投保人可以更好了解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运用得当能够有效避免信息错误、退保损失等产生的纠纷。在接到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时,投保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作答,一旦产生纠纷,这些回答都将成为证据。

  ⑥充分利用“犹豫期”。投保人购买保险后,应充分利用犹豫期了解保险合同内容,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柜面咨询不清楚的保险条款,老人要多与家人沟通。一旦发现不符合投保预期,尽早在犹豫期内与保险公司解除合同。但要注意,并非所有保险产品都有犹豫期,是否设置犹豫期及犹豫期的天数还要看合同条款约定。 本报记者 张蕾

  今天晚上被认证为“《体育嗨翻天》节目主持人”的微博号“李平康1991”突然透露,“前国足主帅李铁被带走##李铁被带走时正接受培训# ”他表示,“多个消息源确认李铁确实出了点情况,不过从之前的情况看,被带走也不一定就会坐实,只不过尴尬的是,昨天刚刚官宣加入世界杯解说天团,如果不能在世界杯开始前回来,他这个事就等于公开了! ”

  颜宁宣布加盟后,网上随即传出其回国的“真实原因”是人工智能会使结构生物学家“失业”。11月11日,颜宁在其个人微博发长文回应称,“AlphaFold在我们过去解析的诸多结构的基础上,去年的预测达到了我们2017年的水平;今年依旧停留在我们2017年的水平(这里仅针对Nav/Cav)。在与专门做结构预测的AI团队合作,他们做预测,我们做实验,测试新型小分子与蛋白的相互作用,迄今为止预测无一正确。”AlphaFold是预测蛋白质结构的人工智能平台。

  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辩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立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铁这种双重身份难免产生利益冲突,这是不恰当的。根据我国《劳动法》,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不能建立两个劳动关系,但我国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劳动者只能建立一个劳动关系,能否建立两个劳动关系,主要根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确定。因此,即使李铁与武汉俱乐部、国家队都存在劳动关系,但只要两家单位允许,也可以建立双重劳动关系。

  居家隔离管理期间要严格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如果遇到需要就医等特殊必须外出的情况,一定要经过社区同意并做好防护,专人专车落实闭环管理。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11月28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现在社会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度恐惧,一种有所轻视,这两种倾向都不可取。不要对奥密克戎过度恐惧,现在整个奥密克戎有600多个亚分支,致病率整体都在减弱,在全球没有见到增强。也不能轻视,一些有肾病或糖尿病并发症、癌症晚期、有基础病的患者,好多没有打过疫苗,特别是没有打过加强针,对他们还是会导致一定比例的重症,要引起重视。

  新加坡在加强针的接种上,走得更远。2022年4月22日,所有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住在养老院或60~79岁有重病风险的医疗弱势群体,被建议接种第二针加强针。与此同时,新加坡卫生部更改了“完全接种(两针mRNA或三针灭活)”的概念,在新的界定中,“最低保护”的疫苗接种,是指接种三针mRNA/重组蛋白Novavax疫苗或四针灭活疫苗。在此之上,老年人或有基础病等高危人群被建议再接种一剂加强针,也就是说,在新加坡,很多老人可能已接种了五针灭活疫苗。

杨珮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