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频发 未来城市如何“应烤” 有啥“凉方”?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4 01:40:10

  昨天(6月11日),河北的多个城市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这在历史同期中也属罕见。

  河北省会石家庄,以40.8℃,刷新了今年气温最高纪录。有网友说,“河北的空气热得吸一口都烫肺”。阳光猛烈,热浪滚滚,很多行人都纷纷穿上防晒衣,戴上遮阳帽,抵御着强烈阳光照射和热浪侵袭。为应对此轮持续高温天气,石家庄市加大道路喷洒作业频次,降低路面温度,减少扬尘。邯郸的温度也达到了39摄氏度。

  持续高温,受到影响的,自然包括环卫保洁工作。在廊坊市,环卫部门调整了作业时间作业频次,以最大限度减少大家在高温下工作。

  从常年来看,6月下旬到至7月上旬,是河北出现高温的普遍时间段,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也让今年的防范显得格外重要。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陈小雷:据河北省气候中心预测,河北省今年夏季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高温日数偏多,可以说未来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首先作为气象部门要强化天气的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地发布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其次,要加强同相关部门比如同供水、供电等行业的密切合作,及时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加强高温灾害方面的科普宣传工作,及时提醒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增强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和自救能力。

  极端天气频发 城市管理经受考验

  面对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 情况,我们要如何应对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端午节前后,各地的高温预警不断。酷热,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极端高温,近年来,也越来越频繁。

  德州市民 张安琪:出门明显感觉到气温比以前要高很多,得亏是提前准备好了防晒帽、防晒衣之类的东西。

  极端高温,已经是一种灾害。除了个人防范,每一座城市,预警是否及时?准备是否充足?应对是否有力?也越来越被关注。

  回看2022年8月,重庆出现有记录最高温度45℃,当时不少区县发布电力供应告急的通知,随后,整个川渝地区,不得不紧急安排“让电于民”。持续性的罕见高温,让能源在极端情况下如何保供,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元丰:这种做法是对的,保民生,工业用电停了。但是工业用电停,我们也不是让它一刀切,而是让它合理有序,基于对我们用电负荷的分析,然后分级分批有序地来安排这种工业用电。未来对我们的电力建设,也不是在现在常态下来建设我们这个电力,未来整个电力系统的建设也要考虑高温带来用电负荷的增加。

  同样是2022年,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经历夏秋连旱,处于枯水位12米以下时间长达142天。刷新1951年同期最低水位。水利、抗旱设施体系暴露出的短板,也成为需要总结的经验。

  到了2023年,华北大部又经历了一场高温,首个高温预警较往年同期早发了13天。“避暑胜地”承德,猝不及防地以40.9°成为那一天全国最热的地方。一个多月后,京津冀地区又发生历史罕见暴雨天气过程。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这给“气象预警”提出更高要求。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高级工程师 陈红旗:从地质灾害影响因素来看,最担心的是极端的天气变化,因为旱涝的急转,岩体会对水更加敏感,所以尤其是前期干旱,后期可能出现极端降雨的时候要特别引起注意。

  进入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就发布报告称:全球刚刚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月!今年5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高出1.52℃。这已经是连续第12个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打破同期最高纪录。

  在每周一节的科学课上,他和学生们一点一点地推进制作。手工娴熟的部分孩子,则可以参与到更为复杂的二级、三级水火箭制作中来。他们也尝试制作助推火箭,这种火箭除分级外,两边还有两个助推器,与真实的火箭更为接近,他们需要设计一个降落伞舱,在火箭分离的同时将助推火箭的降落伞打开。

  因为以肉为主,当主食吃得多,所以吃一顿锦州烧烤并不便宜。在锦州有一句话叫“吃烧烤比吃中餐贵”。人均七八十是常态,吃好点得一百多,放在北京,这个价位也在餐饮领域中等偏上的位置。

  根据运营需要,台湾高铁2019年起规划新列车采购,因日方“狮子大开口”,两度废标。比如,一组在日本售价12亿新台币的列车,竟然向台湾高铁叫价50亿新台币。岛内多家媒体刊文讥讽“用买飞机的钱买高铁列车”。

  美方的态度则比较微妙。有点酸不溜秋的。通话结束后不到24小时,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表示,中乌领导人通话“是件好事”,但对是否进一步促进和平进程仍持有疑问。他强调,白宫事前对此并不知情。

  张罗认为,无论是前期的大学生,还是后期的短途游客,在淄博置业意愿并不强。“至少当下,淄博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消费者仍以本地客户为主。”他说。

  张务锋是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被查的典型人物。今年4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报道《深度关注 | 纠治靠粮吃粮》,其中披露:纪检监察机关对涉粮腐败问题线索开展大起底,一大批粮仓“硕鼠”“蠹虫”被严肃查处,其中包括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宝义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2名中管干部,40余名厅局级干部。

杨菁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