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全国首个微创技术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16 20:01:52

  中新网杭州1月26日电(郭天奇)26日,为进一步推进浙江省微创技术的规范和发展,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浙江省微创技术治疗控制中心主办的2023年浙江省微创质控会议在浙江金华举行,来自全国近120位业内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首次发布了《2020-2022年浙江省微创技术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下称《报告》)。据悉,这是全国首个针对微创技术发布的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报告》由浙江省微创技术治疗控制中心组织编写。2016年,浙江省成立了浙江省微创技术治疗控制中心,挂靠在微创医学领军者浙大邵逸夫医院,为浙江省微创技术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报告》重点围绕浙江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微创技术服务与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共纳入了来自浙江省医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价平台(浙江省DRGs平台)收集到的2020年到2022年147家三级医院和290家二级医院的28094252例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通过对浙江省及各地市历年微创手术开展情况、微创手术谱变化情况,以及重点微创手术相关指标情况的分析,从微创技术医疗服务能力、运行效率、医疗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报告》指出,腹腔镜技术已逐步在全国各个市县级医院开展,但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地区发展仍不均衡,《报告》通过分析2020年至2022年浙江省各级医院的常见普外科术种,为指导下一步的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疗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此外,《报告》还重点分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等七种重点微创手术术种在浙江全省各地市的开展情况以 及医疗质量水平。

  从《报告》可以看出,浙江省整体微创手术开展走在全国前列,省内微创技术不断扩充发展,开展术式不断扩展,尤其是胸外科和骨科运动医学的相关术种发展迅速。但从各地市情况来看,微创技术在各地各级别医院的发展仍然不均衡。

  浙江省微创技术质控中心主任、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表示,以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发展了36年,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已经形成共识,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认可。当前,还需要像机器人这样的高精尖设备和器械的不断研发应用,扩大微创技术的应用范围,希望这些微创手术或技术能合理规范使用,发挥最大优势。

  “我们希望通过微创领域相关数据报告分析、指南制定等系列举措,进一步提高微创技术应用的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实现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并提升,切实造福百姓。”蔡秀军说。

  据了解,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国内最早引入微创技术,目前,浙大邵逸夫医院微创技术已经覆盖几乎所有外科领域并向内科领域延伸,腔镜手术量和机器人占总手术量的80%,机器人单机手术量连年全国第一,取得国际国内多个首例机器人辅助手术创新术式,并探索系列国际领先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手术。

  此外,浙大邵逸夫医院拥有国内唯一的微创领域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也是浙江省医师协会机器人手术规范化培训中心。(完)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指出,《JUZI汉语》App作为一部融媒体辞书产品,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可以结合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解决用户词典使用中的痛点,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他呼吁海内外的专家、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建共享,携手共同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乌克兰危机只是美国向全球兜售能源手段的一个注脚。长期以来,把能源出口作为外交政策筹码,一直是美国国会和政府的共识。

  “今天是复航通关首日,20条查验通道全部开放,所有设备运行正常,查验过程非常顺利。”九洲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郭征表示,此次九洲港至香港水上客运航线的复航,进一步丰富了内地和香港两地的通行选择,使两地人员往来更加便捷,对加强粤港两地交流合作、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底稿风格不同。欧洲缂织物由几何、对称、古典主义发展而来的图案较多,讲究立体效果和色彩冲击感,以大型壁画、油画为风格对照作底稿,以宗教或宫廷生活为创作主题。中国缂丝的图案则以传统书画为主,特别是以院体画中的花鸟主题见长,也有少量人物和风景。

  基于此,《林林》在制作中很多的处理方式和以往完全不同,低饱和度、低反差的画面、弱化明暗交接线……

  爱国爱澳是澳门全社会的核心价值。在澳门,各类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实现学校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全覆盖,使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

梁吉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