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刮碗子”“搬尕凳”居民共建“石榴籽”家园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4 22:29:36

  中新网青海格尔木6月23日电 题:青海格尔木:“刮碗子”“搬尕凳”居民共建“石榴籽”家园

  作者 潘雨洁 王海防

  沏一碗滚烫的茶,用盖子慢慢刮开热气,众人围坐着边喝边聊,一碗浓茶的功夫,家长里短、矛盾纠纷都化解在热乎乎的谈话中。

  “刮碗子”是西北地区民众喜闻乐见的休闲方式和待客之道,也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金峰路街道的“枫桥经验”。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深居西北柴达木盆地干旱内陆,是上世纪50年代因青藏公路修建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兴起的一座工业小城,地处进藏入疆、通甘联川的交通要道,多民族共居共融的历史悠久。

  1954年,格尔木建政时曾名为“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阿尔顿曲克”是哈萨克语“金色山峰”之意,城区最早主干道“金峰路”得名于此。如今,金峰路街道居住着回、撒拉、东乡、保安、维吾尔、哈萨克等19个民族1.8万余人,占街道总人口62%以上。

  近年来,金峰路街道立足辖区多民族聚居、人员流动大、搬迁改造遗留问题较多的实际,探索建立党建品牌,打造“金枫社工”志愿服务队,其中“刮碗子”接访工作室通过协商调解等多元方式,凝聚社区、司法等多部门力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平息于一线。

  金峰路街道园林社区的老旧小区20多年间没有物业管理,线路老化未分户,变压器年久失修,电费高、经常停电,居民反映强烈。

  “我们把供电公司负责人、居民代表叫到‘刮碗子工作室’,经过历时4个月的协商,最终免费为小区更换变压器、挨家挨户上门安装电表,彻底解决了问题。”园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乔鸿霞说。

  城乡过渡地区的“马路市场”曾是金峰路一带的“标识”。流动的便民菜摊、临时的旧货交易点等方便了居民买卖,也存在随意摆摊、占道经营、影响街貌、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

  “我们对这些市场进行整体挪动搬迁,为商户减免租金、合理划分点位,做好各项协调、规范、劝导工作。”金峰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丁瑜说。

  如今,老市场的热络在整齐有序的街面上延续,商铺、美食摊位鳞次栉比,各民族的特色物产引得游客络绎不绝......

  而在各社区,居民们搬着“尕板凳”聚在一处,“微课堂”用“家常话”宣讲法律政策、市民公约 、安全出行知识;“石榴籽”工作室中多部门共同入驻,常态化提供语言文字和就业技能培训、免费医疗体检、外籍人员子女入学、心理咨询等服务。

  同时,街道充分发动和依靠居民,建立“社区党支部+社会组织+社区党员+社会志愿者”的“四社联动”队伍,吸纳百余人在辖区划分26个网格。每天,楼栋长、网格员及时排查、收集、上报居民动态信息、意见建议,由街道寻找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70岁的韩艳花在园林社区住了20多年。“老头子生病,在床上躺了10年,社区的人天冷送棉被、天热上门打扫卫生,还来给我们检查身体。”她说,“感觉都是一家人,都想为家里出份力,单元门、外墙、楼道灯都换新了,我们几个邻居有空就下楼扫扫,有活一起干。”

  2024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和格尔木市建政70周年。近年来,格尔木市紧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安格尔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形成多元共治局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为民服务。(完)

  “公司预计春节后用工缺口会在1100人左右,届时计划到云南、贵州等地进行招聘。”上述重庆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这几年不少制造企业都面临用工方面的挑战,大家也在加快迈向智能制造,推进“机器换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教育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日益提升,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春节前夕,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比平时更加忙碌,批发、采购车辆络绎不绝,装卸货物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过去一年,互联网上充盈着正能量。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混双循环赛结束后,中国组合范苏圆/凌智为对手送上冰墩墩纪念徽章作为礼物,对方称赞,“中国同行们展示了精彩的体育精神”。用公平的比赛结下友谊,这种奥林匹克精神令人动容。

  关于节气的起源,学者们讨论颇多。其中《尚书•舜典》中“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的记载,可能是涉及节气产生的最早文献依据,这也是礼乐文化的总纲,这个总纲形成了一条“礼—节气—乐”文化流,整个文化链条内部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自周代以降,“礼乐治国”模式成为历朝历代的根本遵循,由此,礼和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两大基石。节气指证着礼乐文化传统。礼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礼通过“损益之法”不断重构变迁,从司马迁的“礼三本”,到《汉书》的“四礼”,再到《晋书》以降的“五礼”,其基本依据都为周礼文献。没有文献,礼便无法建构,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丢了礼的文献,连夏商的后人们都无法遵从他们祖先的礼文化。孔子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而我们的礼乐文化原点在周代,礼和乐是两条文脉,那些遵循着礼乐传统的政权都被视为正统,纳入正史之中。

  陕西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总书记关切询问教师待遇如何、孩子们营养午餐落实得怎么样。总书记拿起一本《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的漫画书,边看边说:“这个好。要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中国梦,从小学就进教材进课堂。”

陈佳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