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鹏华基金闫思倩亏40%强发“发起式基金”目标40亿谁买单! 就因为像“校园女神”?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2 14:07:59

  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她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鹏华基金闫思倩亏40%强发“发起式基金”目标40亿谁买单! 就因为像“校园女神”?给大家亏损234个亿,最后团队拿走33个亿!

  鹏华基金又要发新基金了,此前鹏华基金因公司副总经理顶流基金经理王宗合因个人身体原因离任而成为热点。而这次是因为要担任新发的“鹏华科技驱动混合型发起式”基金的基金经理闫思倩。

  1、闫思倩是曾经的新能源女神,因投资新能源(汽车等)而出名,但并非在鹏华基金任内。到鹏华基金之后,所管理的基金无一赚钱。最大亏损的鹏华新能源汽车混合是40.92%。

  2、虽然亏损,但闫思倩为鹏华基金做的贡献不小。据统计,闫思倩在管的几只基金产品从成立至报告期末产生的管理费共计1.05亿元,公司赚钱了,基金经理自己的收益也是满满的。

  3、闫思倩的基金是整个鹏华基金的缩影,据统计,2013年,鹏华基金的年度管理费收入只有6.4亿元,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38.23亿元,是当初的近6倍!而同样是2022年,鹏华基金投资亏损高达246.27亿元

  4、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原院长刘纪鹏在“2024中国投资年会”呼吁改革公募基金收费制度,要与基民同呼吸共命运。“给大家亏损234个亿,最后团队拿走33个亿”。昨天看到刘老师的这个数据,就想问问,刘老师说的这个是鹏华基金吗?

  5、过去几年,基金公司纷纷造神,流量第一,一个管理的基金全部亏损的“校园女神”管理一个新基金,业内人士也思考:“有点看不懂鹏华基金的操作了!鹏华女基金经理闫思倩在任期间鹏华新能源基金亏了43%,为啥还要给他做新发呢?”

  6、有一篇文章写道,”闫思倩在渠道人气颇高,有‘倩倩’之昵称。在一些现场照片里,闫思倩一袭长发,唇红肤白高挑,颇有‘校园女神’的气质。但她的说话风格,高效又直接、毫不拖泥带水,与其精致甜美的外表,有一点反差感。“,又要这次是发起式基金,只要1000万就可以成立,所以哪怕是没有人认购,鹏华自己出1000万也能强硬成立,所以不必担心,只要鹏华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

  (AIGC图,根据上段描述MID制作,你喜欢哪个美女)

  //

  倩倩管理的基金没有一个是正收益的

  //

  倩倩的基金同类排名太悲惨了

  //

  倩倩赚了1 .05亿管理

  2023年年报显示,闫思倩在管的几只基金产品从成立至报告期末产生的管理费共计1.05亿元。

  //

  有点看不懂鹏华基金的操作

  发起式成立不难

  产品从5月28日正式开始认购,8月27日截止,募集目标高达40亿。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鹏华基金从2023年至今,唯一一个发起式基金,只要募集到1000万就能成立。

  //

  看上了社保等

//

  2022年,鹏华基金投资亏损高达246.27亿元

  根据探长读财的统计,2013年,鹏华基金的年度管理费收入只有6.4亿元,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38.23亿元,是当初的近6倍!而同样是2022年,鹏华基金投资亏损高达246.27亿元

  //

  注册资金才1.5亿 成立基金公司太容易了

  基金和基金经理的准入门槛实在太低了。这么大一个基金注册资金才1.5亿!

  基金经理只要是个人,如果长的漂亮,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人买,输了不用赔。

  是不是搞基金搞基金经理是最好的生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责任编辑:郝欣煜

  最最最重要的是,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将在中国新闻网官方视频号进行展播,还有机会出现在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上!朋友,你的爸妈能不能在这个春节成为“别人家的爸妈”,红遍亲戚朋友圈,就靠你了!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14日),北京寒风呼啸,气温骤降,风寒效应显著。白天阴转晴,最高气温0℃;夜间晴间多云,最低气温零下10℃。提醒市民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信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在1月1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之后,许多国家表示热烈欢迎中国游客到访,不会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汪文斌指出,友善自然会让中国游客感受到温暖和欢乐、宾至如归,成为他们选择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中方也会为游客前往这些国家旅游提供更多便利,增加中国往返上述国家的直航航班数量。我们也会提醒他们,做好行前自我健康管理和监测,确保健康出行,平安出行。

1月7日,在福建福州汽车北站,旅客准备登车。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本届论坛汇聚中瑞商界领袖及政府要员,聚焦“人才促进创新:职业和专业教育与培训造就核心竞争力”,共同探讨人才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和终身学习等话题,旨在搭建一个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和职业培训方法的展示平台。

  人才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技能人才则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当前,制造业人才方面还存在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长期性、社会认可度不高、继续教育机构薄弱等问题。

钱佩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