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江流域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03 16:30:10

  中新网广州6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2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十年来,磨刀山遗址周边的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 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

  其中,2023年南江流域开展新一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等,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露天遗址,也是目前广东境内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古遗址。2014年4月至8月,当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出土近400件石制品。考古人员根据地貌部位、地层堆积与文化面貌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推断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上、下文化层的整体年代可至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0万至80万年。

  磨刀山遗址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锁强称,围绕早期岭南探源工程设定的课题目标,接下来5年至10年磨刀山遗址要持续开展田野考古调查。该研究所将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古地质、古地貌、古环境的研究,为复原几十万年前的远古历史和环境提供资料。

  此次活动以“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为主题,展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并发布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

  据悉,202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提出,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等考古遗址为研究重点,实施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等三个重大课题。(完)

  中国的另一大国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新中国诞生以来,虽然中国的物质生产能力有了极大提高,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体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需要更多地从促进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和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角度完善服务,畅通资本、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这与西方资本市场在宏观上主要关注解决总量问题是有明显区别的。

  去年10月,在新西兰训练的苏翊鸣做出世界上第一个向后翻转1600度的高难度动作。相比北京冬奥会夺冠的向后翻转1400度,苏翊鸣又一次突破自我。新赛季苏翊鸣在极限运动会上有突出表现。这是他首次参加极限运动会,在大跳台比赛中,苏翊鸣在第二轮完成正脚1800动作,最终他收获一枚铜牌。此后苏翊鸣参加男子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由于在此前的训练中摔到头,苏翊鸣的状态并不理想。不过他依然完成比赛。

  中国花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精妙绝伦之作更是数不胜数。浙江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精致典雅,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造型多变;福建泉州花灯式样丰富,以其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而闻名;广东潮州花灯乡土气息浓厚,工艺繁复,无论是屏灯还是挂灯,皆精巧多样、内涵丰富……这些构思奇妙、制作精细的花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早上9点招聘会一开场,24岁的刘莉便来到自己提前看好的几家企业展位,投出了简历。

  它是记忆中过年的气氛担当,这从古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词中可见一斑。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如此形容元宵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可以看出,烟花是一场持续千年的中国式浪漫。今年,杭州重启烟花秀,吸引了诸多游客。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元宵佳节既是万家团圆、共话美好的日子,也是爱国爱家同频、家国情怀共融的时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了家庭、家教、家风,深刻阐述了家庭与社会、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央视网《联播+》特推出海报,与您一起感悟总书记的家国情怀。

王怡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