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03 13:59:14

  中新网无锡6月3日电(记者 唐娟 魏园)太湖之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正以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潮流。6月2日,中新网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所在的车间,量产的就是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它能细到什么程度?1克棉花能织出500米的纱线,这就是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无锡一棉的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向记者介绍着棉纺行业的“奢侈品”。

  在运转的纺织车间,一排排机器前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实在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有点冷清。蔡赟说:“几十万个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线网络,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等生产数据都能在终端大屏上一目了然,每万锭用工10人以内,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中国纺织行业最领先的技术水平。”

  无锡一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见证了无锡乃至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锡一棉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然而,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一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到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型。

  智能化改造是无锡一棉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效益:生产效率提升了15%、运行成本则降低了11%、劳动强度降低30%。同时,无锡一棉的转型还赢得了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 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等多项荣誉。

  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无锡一棉不仅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这里实现量产;100s以上特高支纯棉纱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众多知名成衣品牌纷纷选用无锡一棉的面料;其输出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投建的纺织工厂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无锡一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家百年工厂以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完)

  听上去“高大上”的纳米技术,其实早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8所所属长征医疗公司总经理许剑说,研制过程中,团队开展了多次动物实验,从24小时到十几天,分为多个阶段,这些医学专家白天在医院救治患者,晚上开车去动物实验基地,跟工程师一起观察动物的各项指标。“医学专家参与研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设备为什么这么设计、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治疗效果,更有利于他们的临床使用。”

  此外,依托气象综合信息、水库调度自动化、新能源调度综合管理等三大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全区2000多座雨量站在线监测,以及大中型水电厂、集中式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实时可观、可测。

  “它像专家一样行事,有时还能令人信服地模仿专家。但它通常是一种胡扯艺术家,把真相、错误和捏造混在一起,听起来令人信服,除非你自己也有一些专业知识。”希佩尔说。

  武汉晚报讯(记者史强)做了7年宝妈后,黄梅在2022年7月开了家工作室,从事手绘定制包的设计和制作。半年下来,她日均卖出三四个手绘包,月均营收超2万元。2月7日,她向记者透露,今年的“小目标”是月均营收超5万元。

  以前日本刚开始发展半导体时,美国也是用各种理由指控东芝、东京电子,最后把这些公司搞垮。现在华为没有被搞垮,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台湾的威盛电子曾被美国耍手段打趴在地上,所以华为一定要挺住,我们给予其很大的掌声和鼓励。

嵇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