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华侨华人:在相互欣赏中传递友好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7-01 07:19:34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金旭 徐文欣)2024年是中国与巴西建交50周年。一直以来,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公益捐赠、经贸交往、文化交流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两国友谊架桥。

  近日,巴西东北部最大城市累西腓将2024年设为“中国年”。累西腓华侨华人协会会长卢功荣介绍,2022年当地政府就将中国春节设立为官方节日。“从喜庆的春节氛围开始,当地民众渐渐喜欢上中华文化,彼此间的欣赏和尊重是掀起‘中国热’的重要原因。”

  卢功荣在累西腓生活了20余年,“中餐馆在当地随处可见,煎炒烹炸的中国美食‘圈粉’无数,很多巴西民众对中式烹饪情有独钟,还有中国茶道、书法展览等也很受追捧。”他说,“我们协会计划在‘中国年’期间策划一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共同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1900年8月15日,首批中国劳工抵达巴西,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了铭记这一历史时刻,巴西联邦政府和多个市政府将每年的这个日期定为“中国移民日”。巴西青田同乡总会会长叶王永告诉记者,在圣保罗州,中国的国庆节也被定为“中国文化暨移民日”。巴西以文化融合而闻名,与中国相关的节日增多表明两国文化的相互欣赏,也反映出当地社会对华侨华人的认可。

  叶王永在巴西生活37年,他介绍,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同乡们都会开展庆祝活动。大家也积极回馈当地社会,在巴西遇到灾害之时捐款捐物,为贫困地区的居民举办慈善活动。“我们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社会增添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巴西北京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赵永平表示,在不少公园,都有两国民众共同组成的太极队,当地还开设武馆,专门教授中国武术和舞狮舞龙,很多年轻人对此表现出十足的兴趣,纷纷 参与其中,在一招一式、一腾一跃中体验中国功夫的刚柔并济。

  受疫情影响,2022年关于口罩、卫生清洁和医药用品等防疫物资的消费投诉较多,江苏省消保委收到关于防疫物资投诉共计861件。消费投诉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发货慢,预售时间长;商家虚假宣传、产品以次充好;部分不良商家哄抬物价,产品价格虚高。

  “医保政策让我们的费用少了很多!”不久前,湖南省临澧县修梅镇观音洞村村民范艳红接受了人工关节置换术,耗材费用与改革前相比降低了八成。这得益于2022年4月在湖南正式落地的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政策。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4/65/14377000755867947709.jpg" alt="" />

  据了解,是次配额的申请资格维持不变。公司配额供在港澳两地均有注册的公司,或在澳门有关联公司的香港注册公司申请;而个人配额则供在澳门从事受薪工作或开设公司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请。持有有效香港配额的私家车可以不限次数经大桥进出澳门市内。配额有效期届满后会重新接受申请,以期更多人受惠。是次申请不会影响其他批次的香港配额的有效期。

  (一)获得勋章、荣誉称号、奖励、表彰以及纪念章等;

  据悉,甲卡西酮被称为“浴盐”,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丧尸药”,其为近年来在国外兴起的新型毒品,食用后易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目前在国内尚属罕见。

陈珍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