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窗帘“爆改”马面裙 折射出何种消费新趋势?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7 09:24:44

  中新网嘉兴3月8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 “这是什么面料?多少钱一条?有没有别的纹样?”近日,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的小镇许村热闹非凡,在海宁春季家纺博览会上,“许村特色”马面裙掀起了一阵国潮采购风。

  “现在马面裙供不应求,样品一挂出去,就有客商来联系,现货早已经卖光了。”风雅钱塘汉服工厂负责人张明强刚回到自家厂房,展会上的火热场面他已许久未见,现在只愁产能跟不上,产品销路不成问题。

  在许村镇,当地已有100多家工厂从事马面裙和新中式服装面料生产。几百台提花机同时轰鸣,一天就能产出3万多米布料。

  而就在一年前,这些厂房里运出的还是窗帘、墙布、沙发布等家纺产品。

  窗帘布“爆改”马面裙,是许村的第三次纺织品“革命”。“中国窗帘三分之一在许村”,这个浙北小镇因生产织锦缎被面而发迹,后凭借家纺产品全国闻名,具备深厚的织造基础。

  张明强经营的工厂,从2003年起便开始生产家纺用品,至今已有21年时间。2022年,互联网上,时尚品牌迪奥推出一条形似中式马面裙的新品引发舆论热议,让他嗅到了不一样的商机。

  “马面裙面料和窗帘布一样,都是提花机织造的。既然中国传统服饰这么受欢迎,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引领时尚?”张明强说,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为转型做打算,2023年上半年他申请了商标,当年8月获批后迅速建立起织造面料、制作成衣的“一条龙”生产线。

  伴随国潮兴起,马面裙走上秀场、走进街头,其精致华美的面料只有大型提花机能做,老机器便派上了新用场。在许村人看来,产业趋势在此兜了个圈。

  新式宋锦面料笼罩一层珠光,灵动素雅;传统款式以红、黑、蓝为主,金丝线绣出各色纹样,端庄大气……看着熙熙攘攘的客商,海宁中国家纺城董事长殷晓红感受颇深。

  外人看到的是一条马面裙,在她看来,这背后是国潮消费的大市场。“马面裙兴起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国潮不仅是一条裙子,正在从 方方面面融入生活,我们也在不断开发新产品。”殷晓红指着眼前一款刚刚研发出来的真丝桌旗说。

  因文化而兴的国潮服饰,亦需不断增添时代内涵。殷晓红透露,家纺城已和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时尚面料创新中心,探索传统面料的时尚化、生活化之路。

  “当代年轻人注重释放个性,追求精神自由,敢于把国潮服装穿上街,这在以前可能是无法想象的。”深耕行业多年,海宁家纺协会会长曹咬强对消费趋势十分关注,他认为,相对从前关注“家”的许村纺织业来说,马面裙开辟了一条关注“人”的新赛道。

  马面裙面料爆火之后,当地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让国潮之风吹得更久,推动传统产业良性迭代。“厂商不能一拥而上或一哄而散,国潮服饰的市场不断拓展,未来应探索如何延长这一新产业的生命线。”许村镇副镇长马明刚说。(完)

  2022年国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全年国债发行规模达96916.97亿元,同比增长42.6%。专家预计2023年国债发行规模会适度扩大。

  王华庆提醒,如果通过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确认感染了新冠病毒,近期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但他强调:“多项研究显示,单靠感染新冠病毒产生的免疫力,弱于感染病毒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力,所以后续有些人还是需要接种疫苗。”

  <strong>人文交流将更加频繁</strong>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计划加快剑黎高速公路等一批着眼长远发展的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在湖南,株洲市聚焦13条新兴优势产业链精准发力,进一步围绕新兴产业落子布局;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抓紧制定促进外商投资的最新措施,打造规范透明的监管体系……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在出台经济政策时,既立足当前解难题、稳经济,更放眼长远谋布局、求实效,为未来发展添薪蓄力,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8日早上七点半左右,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处国考考点外,已有一些考生抵达。

  印度《新德里时报》等媒体还指出,作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的蓝图,中共二十大报告字里行间渗透出开放二字,让全球看到了一个坚持开放反对封闭、坚持互利共赢反对“零和博弈”的中国。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利好中国经济发展,也将为低迷中的世界经济注入新增长动力,稳定经济全球化大局。

李胜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