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座谈会举行 专家学者建言以文化人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7 16:51:18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张素)“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在今天要有新的理解和认识,也要有新的尝试和探索。”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6日在北京说,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出版《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新书,实现媒体与学者、出版的结合,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作出的有益尝试。

  2023年9月,四川日报全媒体策划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系列融媒报道。该报道计划在两年里采访国内外100位来自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从业实践和精神力量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篇章。

  记者从6日在北京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座谈会上获悉,该报道自2023年9月15日刊发第一期以来,已经推出36期,王巍、邢广程、李敬泽、吴为山、韩子勇、单霁翔等36位名家受访,谈论文化传承发展之道。

  “采访对象包括历史、文学、音乐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维度,的确是从不同的视野观察解读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说。

  本次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为下一步报道工作建言献策。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谢星文着眼于“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心挖掘者”,提出要加强对于名家的采访、知识的留存。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是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数据资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在会上表示,综观目前全球的大模型,文化传承发展数据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训练大模型需要核心的数据资源,而“百人谈”报道会给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提供很好的数据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建议对报道的整体文本继续开发,特别是“对观点和方法论的提炼”。他说,要从发展的角度、比较的角度去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推动人们思考如何发展文化。

  活动现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 》第一辑新书首发暨捐赠活动同步举行,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向四川日报社社长陈岚颁发了入藏证书。据介绍,该书集结了“百人谈”报道首批成果,集中展示了20位文化名家亲身参与、亲身见证文化传承发展的行动成果和智慧结晶。(完)

  餐厅菜品多样

  赵燕林:“三兔共耳”的装饰图案广泛分布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亚欧大陆各地,目前已知该图案年代最早的实例存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从时代分布情况来看,壁画中“三兔共耳”发端于隋初,流行于初唐和中晚唐时期,最终消亡于五代。

  “为保证商品的新鲜度,我们早上8点到海鸿国际市场取回年夜饭礼盒,按地址区域分拣,9点40分开始配送,16时前把商品送至客户手中。”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商企中心主任宋治铮介绍说:“临近过年,客户满意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30

  春节将至,石家庄不少餐厅包厢已订满。据美团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年夜饭”主题堂食套餐线上订单量周环比增长118%,8人至10人的团圆家宴需求最旺。

  同时,郑州航空港区也将保障该园区周边电影院、网吧、KTV等娱乐场所春节期间正常开放,让员工文化生活更加多彩。

林家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