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介绍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情况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28 23:45:03

  傅瀚霄表示,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消费持续扩大、积极培育文娱旅游等新消费增长点的决策部署,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围绕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和暑期等旅游旺季,贯穿全年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促消费活动。今年“五一”期间,举办了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动成为假日消费热点。暑期是一年中时间跨度最长的旅游旺季,大中小学生陆续放假,职工年休假也较为集中,人民群 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旺盛。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质量,优化文旅消费环境,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为拉动整体消费上升、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综合效益,也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围绕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旺季,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举办2024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根据全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的总体安排,将于7月中旬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2024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并发布面向全国范围的惠民活动、优质产品。体育总局将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暑期赛事目录,有关支持单位将发布“避暑消夏好去处”“跟着演出去旅行”“寻味美食去旅行”暑期旅游线上专区及惠民措施;中国石化等单位将推出涵盖加油/充电优惠、购物满减、免费洗车、驿站服务等一揽子自驾出行惠民措施等。

  二是组织各地举办暑期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各地将于7月至8月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新型消费场景及惠民措施,丰富群众暑期文旅生活。据初步统计,各地将在暑期举办超4000项约3.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推出发放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多地还针对中、高考毕业生和大学生推出景区免票和优惠政策,针对夜游、避暑游、研学游、亲子游等推出文旅礼包。例如,浙江省举办“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2024全省夏季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开展青云市集、文艺快闪、夏日纳凉雅集等活动,培育“百县千碗”“浙韵千宿”“浙派好礼”“浙里演艺”“浙里千集”等文旅消费“微品牌”,打造多样化文旅消费“微场景”。陕西省举办“三秦四季 畅旅欢歌”2024陕西夏季暑期文旅消费季,围绕纳凉、避暑、亲水、夏食、夜游等主题,推出“凉夏计划”及优惠措施。四川省成都市将通过有关平台发放3000万元“暑来成都 乐游天府”文旅消费券。

  朱凤莲称,当前,“台独”分裂势力不断谋“独”挑衅,外部势力加紧“以台制华”,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切身利益,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严重冲击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采取的一切必要行动,针对的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绝非针对台湾同胞。同时,广大台湾同胞应进一步认识到“台独”挑衅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带来的严重危害,认清利和害、明辨是与非,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与我们一道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在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到来之际,依托此类真实案件进行普法,既能提示考生和家长,也能警醒不法分子。在此也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升学无捷径可走,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存侥幸心理,以免掉入不法分子的招生陷阱。

  四川的大型水库数量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水利部制定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是大型水库,库容1千万到1亿立方米的是中型水库,1千万立方米以下的是小型水库。

  随后的比赛中,国足以4:0击败来访的缅甸国足。现场球迷悬挂了巨幅标语:“目光所至为华夏,五星闪耀为信仰。以吾辈之青春,捍盛世之中华。”

  关于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美国在一个中国问题上作出过明确承诺,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些承诺清清楚楚体现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中,也意味着美方承认什么是台海真正的现状,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美方叫“一中政策”。美国的“一中政策”本来是干干净净的,只用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作定语,但后来定语越来越多,先后加上了“与台湾关系法”,后来又加上了“对台六项保证”。不论是“与台湾关系法”,还是“对台六项保证”,都是美方单方面炮制出来的,不是中美双方共识,中方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不予承认。美国现在还有一个动向,将“一中政策”同中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相关联,将中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作为“一中政策”的核心内容,这种所谓的“和平解决”不是对美国对华承诺的重申和坚持,而是篡改。

  今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严禁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个人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上线率”等信息。今年继续采取暂不公布排名前20名考生成绩的做法。此举不影响其志愿填报和录取。相关考生进行成绩查询时,将提示“祝贺你高考取得全市前20名的优异成绩!”。

黄秋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