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7 16:19:32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新进程。我国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今天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57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2.3%提高到18%左右;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5位上升到第12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81缩小到2.39;人均预期寿命在10年间提高到78.2岁;中国人民在精神上更为主动,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转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恶化趋势基本被遏制。

  10年多时间,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中国社会取得一系列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结束不到一个月,在改革开放前沿广东,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坚定的改革宣言,源自深刻的历史自觉与宏阔的全球视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掀开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一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0项具体任务、336项改革举措,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领域。这次划时代的重要会议开启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循大道,可至千里。10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考察调研中,不断思考谋划改革全局、推动改革实践。在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小岗,他提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在上海浦东,他要求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对外开放新高地海南,他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使命;三次来到深圳前海,为前海的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提出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三次赴雄安新区考察,从谋划选址到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以大历史观擘画这项历史性工程。

  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任务和空前巨大的改革压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挺进。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创造性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创造性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体系,形成“中国之治”的制度图谱。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等方面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持续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设立中央科技委员会,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理顺多头分散、条块分割等问题,党和国家机构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党的领导力、政府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治理效能显著提升;面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关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产权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落地实施,统筹推进22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设计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大力推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挺立民族精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破既有利益格局,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制度到最严密法治,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环保督察、河湖长制、国家公园等创新举措陆续出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国防和军队改革将能打胜仗作为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核心指向,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征。

  10年多时间,改革充分衔接、相互耦合,不断形成“1+1>2”的“化学反应”,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用8年时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书写下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4亿多中国人民携手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从深海、深地到深空,创新之路上不断标记下新的中国坐标;从中国“天眼”到散裂中子源,从量子信息到大飞机,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连续7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下,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000多万套,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户籍制度改革让1.4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新时代的中国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 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千山万水,披荆斩棘,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出新时代的波澜壮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不竭动力,必将书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风正劲,帆高悬,中国号巨轮向着强国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援引最新数据报道称,澳大利亚3月对华出口飙升至近两年来高位,达到约19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8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但低于2021年6月的217.6亿澳元历史峰值。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块和铁矿粉出口量分别较前月增长24.3%和17.7%;对华动力煤出货量较2月激增125%。此外,就另一项大宗商品——大麦的对华恢复出口,双方也在积极协商中。中国商务部决定自今年4月15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所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进行复审。同样在4月,澳大利亚宣布暂停对中国向澳大麦征收“双反”关税一事向WTO提出的上诉。澳出口商对法瑞尔访华充满期待。南澳州龙虾捕捞协会负责人图马佐斯接受ABC采访时表示,2020年以前,南澳州每年出口到中国的龙虾有1800吨,中国市场占总出口量的90%,但澳中关系恶化后,销售额大幅下滑。图马佐斯坦言,即使协会努力开发新市场并扩大澳国内销售,但至今只恢复不到50%的销售量。他表示,澳龙虾捕捞业者和出口商密切关注阿尔巴尼斯政府的对华政策,尤其期待法瑞尔能够从中国带回好消息。《环球时报》记者5月初在西澳州首府珀斯访问期间在当地超市看到,龙虾每公斤售价跌至29澳元,与2020年前每公斤至少80澳元的价格相去甚远。与此同时,澳葡萄酒行业在过去3年受到的打击更大。不少出口商遗憾地表示,一度占据中国葡萄酒进口份额第一名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在2020年后对华出口几乎为零。

  当天伯恩斯在其官方推特@USAmbChina上写道,与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举行了会晤,“我们讨论了美中关系中的挑战,以及稳定关系并扩大高级别沟通的必要性”。

  对于经济大省江苏、山东而言,常州是经济第五城,烟台是经济第三城。不出意外,两座城市大概率将在今年携手迈过万亿大关。届时,江苏有望晋级全国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山东也将成为事实上的“三核”省份,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蓄能聚势。

  欧洲媒体纷纷以头条新闻规格报道中乌元首通话。有欧洲媒体评论称,这是一场世界期待了已久的通话。法国总统府一名官员表示,法国“鼓励所有对话”,以促进冲突的解决,这符合国际法和乌克兰的根本利益,也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月早些时候访问北京期间所传递的信息。

  2023年高考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伯恩斯指,只有对中国的某些产业采取“有限且常识性的限制措施”,才“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伯恩斯没有就什么是“有限且常识性的限制措施”进行解释,但就过去一年拜登政府的动作来说,那意味着限制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能力,意味着在国际层面寻求限制对中国“关键产业”的投资,例如明确“让中国的芯片开发陷入停滞”。

方君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