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上海探索打造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 体验创造之美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20 12:45:54

  中新网上海5月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日获悉,上海的高校、中小学和企业探索成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构建生动灵活、富有美感和时代感的“新劳动教育课程”,打造劳动教育新样 态。

  上海电力大学方面2日对记者介绍,通过组织大中小学跨学段协同创新的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以生为本、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劳动教育方案,希望引导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学习项目中深度合作,在劳动教育的知、情、意、行转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树立劳动价值观,共同打造大中小一体化劳动教育“大课程”。

  据了解,根据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育人目标、学生特点,上海电力大学与校外单位结对,共同开发的劳动教育教学资源。

  在首场“园艺+”劳动实践育人课上,来自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临港中学、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临港小学的大中小学生们,携手设计打造自己的主题园艺景观。在鲜花港园艺师的指导下,大中小学生错落分组、以大带小,同学们穿上围裙,戴上手套,挥动锄头,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播种希望、收获美好。不多时,以“凤梨”“红掌”“竹芋”为不同主题的三块园艺景观灵动呈现。

  建平临港小学韩斯乔同学表示,每一次翻土、每一次插花,自己都觉得新奇有趣,同时也在其中学会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建平临港中学田艾鑫同学则在劳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上海电力大学武子诺同学说:“从设计花卉造型、开垦翻新土壤,再到种植花卉绿植,这一系列的流程使我充分感受了劳动与创意之间的完美融合。”上海电力大学方佑恒认为,此次活动让其从“象牙塔”走向了“黄土地”。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一个个暖心的互助瞬间,都激发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勇气。

  上海电力大学方面表示,这种以“园艺+”为切入点的劳育课,可引导大中小学生在参与充满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园艺造景”劳动过程中学习、观察、探究、思考,体验劳动之美、创造之美、成果之美,实现劳动教育与美育教育的自然融合;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在融学于趣中实现化教于心。

  “上电海鸥社实践基地”同期挂牌启动,这也是上海电力大学将劳动教育实践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一次新尝试,希望通过把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产教结合,融入科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劳动赋予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完)

  中新经纬7月10日电 (王永乐)1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23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多家机构预测的均值显示,6月CPI同比上涨0.1%,增速小幅回落。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能源互联网领域高科技企业。习近平来到集团考察调研,听取南京市打造智能电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体情况介绍,察看企业自主可控技术产品展示。在企业智能制造生产区,习近平详细了解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服务电网安全、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等情况。他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虽然西方国家的峰会,有时也会邀请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但那更多是姿态,是一种点缀,不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有时更让发展中国家感到屈辱。

  “对大型平台企业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有利于形成积极、正向、稳定的预期,引导、促进大型平台企业合规稳健经营,更好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一位市场人士说,处罚落地意味着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划清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有利于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同时,中美双方在高层交流方面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美方一边表示要与中国合理合规竞争,一边又声称要为中美关系设置“护栏”。中美曾建立起100多个对话交流机制,现已基本陷入停滞。美方反复强调希望跟中国恢复高层交往的机制。而中方希望美方正视中方的立场和诉求,展现合作诚意,如若不然,高层交流无法进行。现在,影响中美双方高层交流的障碍暂时被淡化,两国高层开始接触。

  中新经纬7月10日电 (王永乐)1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23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多家机构预测的均值显示,6月CPI同比上涨0.1%,增速小幅回落。

徐冠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