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变暖或延长哈德逊湾无冰期致北极熊种群缩小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6 15:30:56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全球变暖预计会延长北冰洋哈德逊湾的无冰期,从而缩短此处栖息的北极熊的捕猎季节。

  这项研究表明,在温度上升2.1摄氏度的场景下,哈德逊湾大部分地方的无冰期或会超过成年北极熊存活所能忍耐的最长禁食期,因此可能导致北极熊种群缩小。

  该论文介绍,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北部的北冰洋,它会季节性地被海冰覆盖,是约1700头北极熊的家园。冬季海湾被海冰覆盖时,北极熊就生活在海冰上,捕猎它们最喜爱的猎物——海豹。当海冰在春季融化,北极熊会来到岸上,在夏季整个无冰期禁食,直到秋季回到海冰上。

  在过去30年间,哈德逊湾地区的温度升高了超过1摄氏度,导致无冰期从约120天增加到约150天。由于海湾的北极熊靠海冰捕猎,无冰期的延长可能会降低它们在禁食期的存活率和下一个捕猎期的繁殖成功率。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Julienne Stroeve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IPCC第六次国际气候模式比较计划 (CMIP6)模型的预测结果,以评估未来哈德逊湾西部和南部区域无冰期的变化,这些区域已经记录到了北极熊种群的下降。

  北极熊被认为能安全存活过183天到218天的无冰期。论文作者估计,如果全球变暖分别超过2.1摄氏度和2.6摄氏度,在哈德逊湾西部和南部区域的无冰期就会超出北极熊安全存活的极限。他们还估计,季节性融冰可能会在春季提前发生,这可能会降低北极熊的繁殖成功率,因为这会缩短幼崽哺乳期,而幼熊通常出生在11月至次年1月之间。

  论文作者总结强调,如果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的范围内,哈德逊湾北极熊种群就有可能存活下来。(完)

  <strong>六是持续优化调整电力供应结构。</strong>丰富不同种类能源的供应,发挥煤电与新能源发电的特性互补优势、调剂余缺,实现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电力供给。加强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统筹规划,在国家层面明确分省新能源规划目标,引导各地合理优化装机规模、布局和时序,实现各专项规划、国家和各省规划间横向协同、上下衔接。协调推进新能源开发与配套网源建设,确保新能源能并能发,保障大规模新能源消纳,实现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稳步推进东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

  <strong>(十一)强化区域产业协作帮扶。</strong>积极发挥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和省域内对口帮扶等机制作用,动员东部地区和省域内发达地区的企业、社会组织对大型安置区开展结对帮扶,推广“发达地区企业+安置区卫星工厂+搬迁群众”的产业协作模式,鼓励东部地区或省域内发达地区以托管、代管等方式与大型安置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飞地”园区、帮扶车间等。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引导大型仓储物流、商贸物流、文旅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订单采购等方式,与大型安置区所在地建立产销共同体,支持对口帮扶城市将安置区特色产品纳入相关消费帮扶展销平台、直营店、专柜等,打通安置区特色产品供应链。鼓励对口帮扶城市大力推介大型安置区所在市县精品旅游线路和重点景区。

  二是优化调整现行防控政策。根据“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第十版防控方案,印发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做好场所、活动的常态化防控,科学佩戴口罩,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疫情严重期间,可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及时应对、果断干预、科学处置。

  1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一,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长胡衡华来到重庆火车北站候车大厅,听取春运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介绍,询问运力调配、每天客流量、疫情防控措施、春运治安举措等。

  2016年,服装专家魏刚在采访中曾对波司登的代工“情结”提出疑问。在他看来,上世纪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中国服装企业都是以生产起家,也基本以代工挖到“第一桶金”,投资生产成了他们难以割舍的情怀。但时代在变,大型服装企业过于重视生产,并不一定是最佳策略。

  要知道,前两年,拜登还纯粹是拜年,说点吉利话,表达个姿态。记得第一年(2021年),拜登夫妇大年初一,发了拜年视频;第二年(2022年),也是大年初一披露,两人和白宫工作人员过了一个中国味的除夕。

刘素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