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人艺”为主题 北京人艺与观众共庆72周年纪念日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3 23:21:03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6月12日,以“青春人艺”为主题,线下活动和线上直播相结合,北京人艺举行12小时不间断的纪念活动与观众共同为人艺庆生,纪念建院72周年。

  此次纪念活动分为“经典人艺”“创新人艺”“‘京彩’人艺”“青春人艺”“大美人艺”“大戏人艺”六大板块。当日两场线 下活动通过招募的方式,吸引了上千名观众报名参与。

  “经典与青春”观众分享会在首都剧场举办,北京人艺85级学员班全体成员与2022级表演学员培训班学员出席,冯远征、吴刚、丁志诚、岳秀清、高冬平、王刚、孟秀、刘小蓉与刘宸、周情云、柳文伊、杜子俊、宋建霖、龚钰泉、杜博涛两代人艺人齐聚舞台。在与观众的分享中,85班学员全体回顾了自己难忘的青春和与北京人艺一起成长的故事。2002级学员班则以青春的面貌讲述当下的感悟。

  近年来,北京人艺通过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青年演员艺术考核等方式,为青年人才搭建平台,不少青年演员在考核中脱颖而出。一批剧目通过考核进行孵化,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丰富了北京人艺的剧目储备。

  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上演的“我们正青春”北京人艺青年演员优秀考核作品展演,就是这一成果的集中展示。一大批近年来北京人艺青年演员考核中的优秀作品片段《家》《晚安,妈妈》《喜剧的忧伤》《白鹿原》《我》《赵氏孤儿》《哈姆雷特》等首次面向观众亮相。王刚、岳秀清、龚丽君、吴珊珊、唐烨等嘉宾进行现场点评,在对作品的点评中,评委们中肯地提出对作品的意见,并给予青年人创作的指导,让观众看到北京人艺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中一外两部经典大戏在经典剧目的线上播出环节中呈现。2022年通过4k技术录制的《阮玲玉》高清实况录像此番是首次向观众进行限时放映。由吴刚带来的《哗变》现场导赏,将观众带到这部经典作品的创排过程中,通过两代人的创作历程,回顾经久不衰的舞台经典。其后向观众限时播出1988年由朱旭、任宝贤、修宗迪等艺术家共同出演的《哗变》,再现经典作品的舞台震撼。

  与此同时,线下演出也为观众奉献了不同风格的中外作品,首都剧场内由熊召政编剧,冯远征、闫锐导演的历史大戏《张居正》再次与观众见面,实验剧场的《长子》,人艺小剧场的《走进黑夜的漫长旅程》同期上演。在当晚上演的《张居正》之前,观众和主持人也跟随直播镜头“走上”首都剧场舞台,与主创们一起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点滴。

  在人艺实验剧场开启的“戏剧沙龙”,由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与戏剧评论家徐健展开关于人艺小剧场领域实验性的探讨,从中国小剧场话剧在人艺的诞生,到如今人艺在小剧场领域一戏一格,对谈中亦呈现了北京人艺的剧目探索与人才培养思路,展示了北京人艺当下的创作面貌。(完)

  10日的专题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商务部外资司二级巡视员唐颂、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庞连萍、国家移民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邱延明、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等介绍中国疫情防控政策及相应配套措施调整情况,并同外方进行互动交流。与会在华外国工商界代表们认真听取介绍,详细了解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情况和成效。

  上海市政协委员、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也是一名“新委员”,“首次参加上海市两会,我感受到上海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而我更多关注人才、核心技术、创新链上下游协作和协同发展等方面议题。”徐立告诉<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当前,内外部环境面临诸多考验,更要积极推动双向交流,一方面把人才送出去,接轨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另一方面要‘筑巢引凤’把人才引进来。只有长期保持人才的双向流动,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成为人才高地。”

  同时,李彦宏强调了基础软件的重要性:“必须要把软件的根扎下去,才能让创新持续发生,才能让顶层的商业更加繁荣。”

  普通人也许会觉得惊悚,不过,用吞食金属异物的方法来钻法律的空子以达到逃避惩罚的目的,在部分长期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人群中并不少见。一直以来,相关人员“收押难”的问题也困扰着各地办案民警。

  前方敢办案,后方敢收人,将民警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尽量考虑后出台的新规,很快就开始发挥作用。张昊记得,“亮剑收押”行动开展后,到第三看守所的第一个体内有异物的盗窃犯罪嫌疑人刚开始还有些“不信邪”,可一听张昊详细讲了政策变化和异物留在体内的危险性后,一下就怂了,随即同意手术取出此前吞下的刀片。

  此外,山东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和卫生健康问题始终是民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魏余秀表示,山东省政协高度重视教育和医疗类提案的办理工作,将推动提案落实与保障改善民生相结合,到基层一线开展现场督办。“既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展示政府部门优良作风,提高了民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杨升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