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青少年云南参访活动收官 美妙之旅中感受中华文化

来源: 光明网
2024-06-27 04:03:50

  中新网昆明6月25日电 题:美国华裔青少年云南参访活动收官 美妙之旅中感受中华文化

  作者黄兴鸿

  25日,来自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华裔青少年及其家长们结束了为期7天的中国云南参访活动。

  在云南,华裔青少年与“云端”交流两年之久的麻栗坡“老友”实现线下见面,畅叙情谊、共植“友谊树”,参与特色体育运动,体验壮族花米饭、建水紫陶制作,品尝过桥米线、云茶、云咖等,在美妙之旅中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进一步感知中华文化魅力。

  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与云南的渊源,得追溯到2022年12月3日。彼时,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牵线搭桥,该俱乐部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第一小学举办“手牵手漫步云桥,心连心共筑未来”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俱乐部旨在推动在美华裔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总统义工奖督导陈涛介绍,赴云南之约前,两地青少年共开展了15次“云端”交流活动,激发了两地青少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愿望。

  2024年6月19日,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15名华裔青少年、家长,抵达位于中国与越南边境的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第一小学,赴一场迟到两年之久的云南之约。

  在进行期待已久的线下交流中,双方均表示,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增进了友谊。

  华裔青少年还走进麻栗坡县民族中学,学习中国书法、踩高跷、三人板鞋等;走进壮族村庄南油村,研习壮族花米饭、壮绣,并参与篝火晚会。

  华裔青少年陈子仲对已有800年传承技艺的花米饭赞不绝口,称其美观、可口,还很生态。

  备受欢迎的美食还有闻名遐迩的过桥米线。“过桥米线里有各种肉类、蔬菜,内容丰富,味道鲜美,我很喜欢。”在过桥米线的发源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华裔青少年郭奕涵胃口大开,连吃两碗,并表示还想品尝更多中国美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在红河州建水县,华裔青少年及其家长们拜谒了建水文庙,祭拜先圣孔子,研习紫陶文化。

  “孔子是中国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全球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我们祭拜孔子,致敬万世师表。”22岁的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创会主席林吕如 是说。

  在历史悠久的“春城”昆明,华裔青少年、家长到云南省博物馆探寻云南历史文脉,感知来自古生物化石的“远古呼唤”;到西南林业大学近距离体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到云南农垦咖啡有限公司所建的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咖啡加工厂参观,到云南民族村感受阿昌族、纳西族、佤族等多个民族的人文风情,到被誉为“亚洲花都”的斗南花卉市场,亲身体验鲜花经济的蓬勃生机与魅力……

  华裔青少年李思恬表示,云南鲜花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咖啡口感独特令其难忘,这是一趟美妙之旅,受益匪浅。

  自小就喜欢喝茶的华裔青少年丁浩森,在云南买了紫陶茶具和普洱茶,称回家要与家人、朋友分享普洱茶。

  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总督导吕萍称,此次该俱乐部成员到访云南,研习多彩的民族文化、了解厚重的边疆历史、感受沿边开放的活力,感触特别深。

  “孩子们告诉我,此次云南行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以后还想来。”吕萍表示,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将继续发挥好美中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持续开展好与麻栗坡县第一小学的互动交流外,让更多美中青少年参与进来,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断拓宽孩子们的国际视野,激发孩子们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热情。(完)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12月《鹅鸭杀》就曾出现过服务器崩溃,官方回应:游玩人数过多造成。对于服务器维护及后续开发规划,北京商报记者向开发团队Gaggle Studios, Inc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对于在外打拼的“打工人”,面对合租养宠有着诸多顾虑。比如宠物可能会弄坏家具、地板,也担心宠物会打扰室友。合租应重视垃圾的处理,避免狗狗偷食,也需告知室友避免重复喂食。

  1月4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位于北京、上海、成都、昆明的4家规模较大的整形机构。接线者表示,目前他们正在落实《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议。例如,新冠阳新的患者不能做医美;康复4周以上才能注射肉毒素,且注射前需进行皮试。

  66岁的吕守龙“做梦也没想到”,昔日家门口威严的区检察院办公大楼,而今成了“每天都要去转悠几圈的地方”。

  用户下载安装“颜值检测”软件使用时,“颜值检测”软件会自动在后台获取手机相册里的照片,并自动上传到被告人搭建的腾讯云服务器后台,从而窃取安装者相册照片共计1751张。其中,部分照片含有人脸信息、自然人姓名、身份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100余条。

  将私家车开进高铁站台接到站乘客,颇为少见,在不少火车站连亲友进站接送服务都已取消的现实情况下,此举更显突兀,也难怪不少网友对此提出了质疑。不过,若因此给这项服务扣上“特权服务”“为有钱人服务”的帽子,也未免有些上纲上线。

汪盈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