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青少年云南参访活动收官 美妙之旅中感受中华文化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27 05:24:39

  中新网昆明6月25日电 题:美国华裔青少年云南参访活动收官 美妙之旅中感受中华文化

  作者黄兴鸿

  25日,来自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华裔青少年及其家长们结束了为期7天的中国云南参访活动。

  在云南,华裔青少年与“云端”交流两年之久的麻栗坡“老友”实现线下见面,畅叙情谊、共植“友谊树”,参与特色体育运动,体验壮族花米饭、建水紫陶制作,品尝过桥米线、云茶、云咖等,在美妙之旅中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进一步感知中华文化魅力。

  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与云南的渊源,得追溯到2022年12月3日。彼时,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牵线搭桥,该俱乐部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第一小学举办“手牵手漫步云桥,心连心共筑未来”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俱乐部旨在推 动在美华裔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总统义工奖督导陈涛介绍,赴云南之约前,两地青少年共开展了15次“云端”交流活动,激发了两地青少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愿望。

  2024年6月19日,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15名华裔青少年、家长,抵达位于中国与越南边境的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第一小学,赴一场迟到两年之久的云南之约。

  在进行期待已久的线下交流中,双方均表示,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增进了友谊。

  华裔青少年还走进麻栗坡县民族中学,学习中国书法、踩高跷、三人板鞋等;走进壮族村庄南油村,研习壮族花米饭、壮绣,并参与篝火晚会。

  华裔青少年陈子仲对已有800年传承技艺的花米饭赞不绝口,称其美观、可口,还很生态。

  备受欢迎的美食还有闻名遐迩的过桥米线。“过桥米线里有各种肉类、蔬菜,内容丰富,味道鲜美,我很喜欢。”在过桥米线的发源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华裔青少年郭奕涵胃口大开,连吃两碗,并表示还想品尝更多中国美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在红河州建水县,华裔青少年及其家长们拜谒了建水文庙,祭拜先圣孔子,研习紫陶文化。

  “孔子是中国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全球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我们祭拜孔子,致敬万世师表。”22岁的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创会主席林吕如是说。

  在历史悠久的“春城”昆明,华裔青少年、家长到云南省博物馆探寻云南历史文脉,感知来自古生物化石的“远古呼唤”;到西南林业大学近距离体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到云南农垦咖啡有限公司所建的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咖啡加工厂参观,到云南民族村感受阿昌族、纳西族、佤族等多个民族的人文风情,到被誉为“亚洲花都”的斗南花卉市场,亲身体验鲜花经济的蓬勃生机与魅力……

  华裔青少年李思恬表示,云南鲜花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咖啡口感独特令其难忘,这是一趟美妙之旅,受益匪浅。

  自小就喜欢喝茶的华裔青少年丁浩森,在云南买了紫陶茶具和普洱茶,称回家要与家人、朋友分享普洱茶。

  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总督导吕萍称,此次该俱乐部成员到访云南,研习多彩的民族文化、了解厚重的边疆历史、感受沿边开放的活力,感触特别深。

  “孩子们告诉我,此次云南行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以后还想来。”吕萍表示,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将继续发挥好美中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持续开展好与麻栗坡县第一小学的互动交流外,让更多美中青少年参与进来,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断拓宽孩子们的国际视野,激发孩子们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热情。(完)

  2018年,针对企业商务合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文件,这一年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合规元年”。

  “近3个月来,美国官员源源不断访问中国,而中国尚未派出任何高级官员回访”,《纽约时报》9月1日发文称,随着雷蒙多结束访华,标志着拜登政府为期3个月的外交攻坚战的结束,这场攻坚战旨在稳定与中方的关系,阻止两国关系自由落体。报道称,从今年6月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总统气候特使克里接连访问中国,美国已公开邀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美,但他尚未接受。评论认为,中方的做法可能是一种策略,旨在表达对美国遏制中国的不满。这也可能表明,鉴于拜登政府不太可能放松其强硬政策,北京认为派高官访美没有任何好处。

  话题电影成为新的票房增长点后,国内电影制作方、发行方极有可能调整策略,接下来或许会有一批中成本制作却带有强话题性、情绪性的电影陆续进入市场。这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话题本应是影片的结果,一旦先行,变成‘大数据选题拍摄’模式,那不是本末倒置吗?”出现更多话题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是利是弊?也许还需要从业者们认真思考。

  “这些电影在一定程度成了观众们独一无二的‘嘴替’和表达。”王征说,在他眼中,它们极易令观众产生代入感,“会去联想我曾经在某个时刻是不是也遭遇了这样的经历?也许当时不清楚,但是现在通过电影知道了,就会产生一种‘幸好’的共情感,而这种共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观众去当自来水,进行更多层面的传播。”这些源自现实世界的人物和情节,也更容易化为观众“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进而引发共鸣。

  “看《消失的她》是今年第一次进电影院。”在东四环某影城,两位大学女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春节档虽然有不少好电影,但那时她们还有些担心疫情的反复。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暑假档期间有52.7%的观众是今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消失的她》《孤注一掷》《长安三万里》等多部电影的拉新比例都在一成以上。春节没能被拉进影院的观众,在这个暑期被大量召唤进了影院。

  明悦(五年级小学生的妈妈):希望孩子能晚上九点半睡觉。别磨蹭,保持运动,少生病,快长个子。她好朋友1米6出头了,她现在是1米51。

倪秀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