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照亮视障考生的下一程?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27 22:17:06

高考前夕,彭香香在启明学校复习化学,为高考作最后的冲刺准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琳、刘晓星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实习生黄姝

  6月25日,广州市启明学校(简称“启明学校”)学生彭香香迎来了人生最激动的一天——高考成绩放榜,她考出了512分的好成绩。作为一名天生全盲的女孩,她在过去这些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高考梦,而这个梦想在这一天真的实现了。

  现在,香香已经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大学方向。她说,虽然热爱特教和播音专业,但考虑到未来就业,自己希望能学习法律专业,日后成为一名支持残障朋友的律师。

  不过,这名视障女孩的职业道路真的可以从这一天起开始期待吗?有公益人士表示,大学如果没有招收残障学生经历,可能会对录取全盲学生有比较多的顾虑,担心无法有效授课或提供不了无障碍环境,但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公益联动社会多方解决,过去已有相关的先例。

  “视障学生参加普通高考难度真的很大,我们希望这么努力的孩子能被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录取,在更大的舞台实现梦想。”启明学校高三级长丁娟说。

  “今天被它打败了,明天还要接着学”

  6月25日11∶30,香香的班主任老师李静守在电脑前,等待成绩。在第一时间帮香香查到“512”的分数时,她激动得不能言语,骄傲且感动。

  “512分”,与老师们预计的分数很接近。作为一位天生全盲的学生,香香如何努力才能得到这个成绩,李静、丁娟和其他老师都看在眼里。

  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出生几个月,香香的双眼就被摘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开始在启明学校读书。谈及自己选择参加普通高考的决定,她说,全国残疾人单考单招联合考试(以下简称“单考单招”)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于是走上了普通高考这条“很少有视障伙伴走的路”,除了语数英三科,她选择了历史、化学和生物。

  “高一选科的时候,看着每个科目都挺‘仁慈’的,结果越学越难。”香香说,最让她感到挫败的,就是有些知识好像怎么学都学不懂。明明老师教得那么好,自己也很努力,听的时候好像听明白了,但换一道题就又不会了。每到这时,她就给自己加油鼓劲:“接着学,今天被它打败了,休息休息,明天再战。”

  许多个夜晚,都听着复习要点入睡

  整个备考过程,香香都在全力以赴——每天清晨5点多起床复习,晚 上11点多才入睡。睡不着的时候,她就戴着耳机听电脑读屏复习要点,或者听网上的复习攻略。许多个夜晚,她都听着复习要点渐渐入睡。

  高考期间,作为特需考生,香香得到了很多关注。她笑言不会对此感到困扰,但会有一点害羞。查成绩的时候,她又重新体验了一遍开考前的紧张感,脑袋都晕乎乎的,当“看到”手机上的成绩后,她控制不住地想掉眼泪。

  一路走来,香香最想感谢的还是启明学校的老师:化学科目的图像很多,为了让香香能够“看到”,化学老师把图先在电脑里绘制出来,再转换打印成盲文的版本;数学老师也是用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把每一份练习卷、各种复习资料,一张张、一本本地转换成香香可以“看到的”版本。“他们为我付出的心力,让一切言语感谢都显得苍白。”香香说。

  记者手记

  他们需要掌声 更需要充足的成长支持

  在很多人看来,香香的经历是一个励志故事。而在不少公益人士看来,在考出高分后,当视障孩子走出特殊学校,可以和社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个社会能否让每一个敢于拼搏、付出努力,哪怕有些不一样的人,也能闯出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独特价值,才是评价一个社会是否“励志”的标准。

  实际上,近年来,启明学校越来越多学生敢于闯出来。自2019年以来,启明学校学生参加高考的方式包括单考单招、部分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和全国普通高考三类,其中单考单招录取情况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今年该校有10名学生挑战高考,其中有8人参加单考单招,6人已考上本科,2人已考上专科。

  考试这道坎,只是漫长社会融合的中间节点。这些学生前一段路有启明学校的老师陪伴,接下来怎么跟高校对接,如何在校园和社会中继续成长,谁来陪伴支持,都是学生、家长、老师、社会需要考虑的问题。

  “没有融合教育经历的大学在录用残障学生时可能会有一些困惑,包括不知道授课方式是不是需要调整,学生校园日常生活乃至住宿会不会存在障碍等。”一名助残公益人士表示,“这些问题其实都有解决方案,而且可以通过社会多方一起以公益力量推动解决,在学校录取那一刻起,一座城市的公益力量就会行动起来,完全不用担心。”

  而在两年前,广州也已经有相关的探索。2021年,视障学生王广彬作为广州市高考历史上首位使用盲文试卷的考生,考上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成为星海音乐学院建校以来录取的首位视障学生。

  当年8月,星海音乐学院邀请广州市残联工作人员、王广彬一家和广州日报记者就学生入学事宜进行座谈,广州日报记者多次协助推动座谈会的开展。

  在座谈会当天,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招生处、后勤部、教务处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齐齐到场,为保证广彬能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讨论出了一系列具体行动方案,《广州日报》也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希望推动这种家校提前沟通、助力视障学生入学的模式,使其能成为经验,被其他高校所参考、复制。

  “接下来,我们会跟香香和家长继续沟通,同时关注香香的意向学校的消息,做好随时与他们沟通的准备,指导她填报好志愿。”丁娟说。

  对此刻努力奔向光明的视障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掌声和喝彩,而是针对障碍和挑战更充足的成长支持以及无障碍环境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那段时间,因为一些原因,我的心情比较差,非常焦虑,也不知道怎么缓解。”用周文昌的话说,那时候自己遇到了事业上的瓶颈,急需缓解情绪,而自己特别喜欢读书,文字可以让他找到力量。“最开始的时候,我就自己在便利贴上写下心情和愿望,贴在车内。你还别说,这个方法真有用。”说到这儿,周文昌歪头笑了笑,本来只想自己缓解压力,没想到后来乘客也一起在便利贴上分享心情。

  在竞技发展与项目普及的良性互动中,好苗子不断涌现,越来越多年轻面孔在赛场上崭露头角,为中国国象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的“源·缘——闽台艺术展”在国博开幕。展览分为“同宗同源 敦亲睦族”“海峡之音 合韵千年”“艺蕴天工 小康大同”“妙笔生花 写意中华”4个部分,展示400余件闽台艺术品,从戏曲、民艺、工艺美术、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主题。

  缘何如此?“写论文需要大量的整块时间,但老师工作太细碎,很难集中精力。另外,我的强项在教学,论文写作水平确实有待提高,很难达到学术期刊的发表标准。”这位教师说,“论文确实不好写。”

  纠治餐饮浪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贯通发力消除薄弱环节。在各地区各部门的持续努力下,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问题得到有力遏制,全社会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不断浓厚,纠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党员干部厉行节约的思想根基不牢固、行为惯性没有彻底扭转,公务活动用餐超标准、虚列开支套取公款大吃大喝等问题时有发生,商务接待、婚丧嫁娶宴请等方面餐饮浪费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地方、部门纠治餐饮浪费搞“一阵风”,监管执法工作还需加强。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和坚定,加大工作力度,密切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的协作,合力纠治餐饮浪费问题。要紧盯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紧盯公务活动用餐、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食堂用餐,加强监督检查,严肃纠治公款餐饮浪费问题,形成有力震慑。要以强监督促强监管,推动职能部门各尽其责、严管所辖,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创新监管手段,加大执法和曝光力度,深入治理餐饮浪费问题。

  如今,难题给到了美国司法部这边。前总统和总统都被调查,共和党民主党争斗激烈,众目睽睽之下,司法部选择如何“办案”定论,还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许伦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