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甘肃行:夏河拉卜楞,比想象的更震撼

来源: 观察网
2024-07-01 06:51:36

  中新网甘肃甘南6月29日电(王牧雨)“我们不仅目睹了僧侣们的修行生活,还参观了诸多经堂,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28日,参观享誉“世界藏学府”的拉卜楞寺时,海外华媒代表唐明涛不时用手机记录下参观时的感受。他说:“华侨华人虽身居海外,对中华文化仍有浓厚兴趣和认同感。”

  28日,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 ,走进拉卜楞寺、唐卡小镇等地采访,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讲述民族文化故事。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709年创建至今,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包括建筑、学院、佛教艺术、藏经等,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佛教学府之一。

  “多次听闻拉卜楞寺,今天一睹真容,比想象中震撼。”参观后,海外华媒代表姚风明感叹,底蕴深厚的藏传佛教,以及僧人们所制工艺精湛的酥油花,让他对藏族宗教文明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华媒代表们的笔触和镜头,会成为向世界传播甘肃独特魅力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璀璨文化和历史传承。

  随后,华媒记者来到拉卜楞寺旁的唐卡小镇,该地是由当地政府于2018年打造的唐卡文化长廊,集聚以拉卜楞唐卡为代表的甘南藏族唐卡,入驻数十家企业及画室。

  唐卡被誉为藏族“百科全书”,具有鲜明民族特点、浓郁宗教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其传承史与拉卜楞寺密不可分,吸引众多学徒慕名而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表示,随着时代变迁,唐卡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有了经济保障,更多年轻人主动加入到唐卡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他说,唐卡小镇不仅是唐卡的体验与展示基地、创作与销售基地,更是传承与培训基地。

  “我们期待未来,夏河唐卡能够继续传承创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表示,通过与画师们交流,了解唐卡的绘制技艺和背后的文化故事,选材、研磨颜料、勾勒线条到填充色彩等,唐卡绘制是一个极其严谨和复杂的过程,这让他感受到唐卡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完)

  张小曳认为,从季风活动角度来看,我们可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沙尘活跃期。他进一步分析说,冬季风有50~70年的一个大周期。中国1970年代这10年间,沙尘暴灾害比较严重,之后沙尘暴的发生处于下行趋势;大的周期当中,冬季风还有20~30年的中短周期,这一过程中,2002年北京出现过波及范围非常大的沙尘暴,此后风一直处于变弱的过程中。如果按照50年的周期来看,2020年代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

  “以去年中韩纪念建交30周年为起点,我希望中韩关系能在新的30年里向前向好发展。”谈到重塑韩国民间对华认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要警惕部分韩国民众的“厌华”情绪会牵制韩国政府推行友好的对华政策,并给外部力量离间中韩关系提供空间。他建议中韩政府层面要合力解决共同的难题,发掘新的利益增长点,如尽快升级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加强两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供应链稳定和对第三方市场的共同开发等。两国民众和媒体都要“平视”对方,积极评价对方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并通过频繁交流消除心理隔阂和误解。

  讽刺的是,结果解放军演习一开始,别说没等到美国航母的“驰援”,“尼米兹”号干脆地掉头北上。这一幕不免让人想起去年8月解放军“围台”演习期间,解放军首次将靶场设在台岛东部区域,结果曾被外界认为要重返台岛周边海域的“里根”号航母立即转头北上远离解放军演习区域,在日本附近海域兜圈。

  [环球时报驻阿根廷特派记者 姚明峰 环球时报记者 赵霜]本周中国外交迎来一波“来访潮”。4月16日至20日,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邀请,乌拉圭外长布斯蒂略访华。乌拉圭当地媒体认为,布斯蒂略此访是政府希望加速与中国自贸协定谈判的信号。

  在他看来,索道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救援问题是一个需要充分考虑和论证的问题。“前期论证非常关键”,他说,“如果验收时救援和安全措施不到位,是无法运行的。”

  4月18日12时57分,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灾。截至当日18时,经转院救治无效,21人不幸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节振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