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江苏省系列活动启动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3 05:28:44

  中新网南通4月11日电 (徐珊珊)“‘横竖撇捺折’很简单,组合起来却各不相同。中文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化的窗户,我愿为两国的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就读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老挝留学生刘菲10日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天,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江苏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中 国(南通)—东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推进会在江苏南通举行。

  刘菲生于2004年,在姐姐的影响下,她从小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来中国不到一年,刘菲已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我’字是我会写的第一个汉字。汉字学习很具挑战性,但我会更努力。”如今在学校里,刘菲不仅学会了中国传统剪纸技艺,还尝试包饺子、写毛笔字。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青年到中国求学追梦。来自印度尼西亚的“00后”留学生安博睿表示,中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在这里学习电子商务,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前沿知识,开拓视野。“在中国出门不需要带现金,只要带上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付款。”安博睿被便捷的生活方式“圈粉”,中国美食也是他的心头好,“中国菜很好吃,黄焖鸡是我的最爱。”

  “江苏是老挝等东盟国家留学生赴华学习生活的首选地之一,江苏高校也在东盟国家广泛开展境外办学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上,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金尚军表示。数据显示,2022学年至2023学年,东盟十国在江苏的留学生共6623人。江苏在东盟国家建有办学机构和项目近60个。今年4月初,江苏为东盟国家1254名学员提供“中文+职业技能”优秀本土人才培训,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教育合作。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苏省教育厅、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南通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南通市教育局承办。2014年以来,中国和东盟共同举办了文化交流年、教育交流年、旅游合作年等活动。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今年江苏将举办各领域20余项活动,深化人文交流,掀起两地民众互动交往新热潮。(完)

  会议强调,2023年要稳住重点行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分别制定稳增长工作方案。<strong>鼓励工业大省主动挑大梁</strong>,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取得新突破。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深化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扩大适老化家居产品和生活用品供给。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深化产融合作,充分发挥投资基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投入。保持烟草行业平稳增长。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快建设“数字工信”平台。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海南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旅游业是海南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对优化海南省旅游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的现实需要。

  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暖,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中西部、江汉东部、江南西部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4至7℃,长沙和西宁都度过了最暖的1月上旬。

  <strong>@党委(党组)</strong>

  <strong>这些群体被点名</strong>

  佐科称,他收到并“仔细阅读”了由印尼政治、法律和安全事务统筹部长马福德领衔的“非司法方式解决侵犯人权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佐科说,作为印尼国家元首,他“以清醒的头脑和真诚的心,承认在各次事件中确实发生了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

蔡雅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