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建设人”之蓝领特写:“小技术”成就“大工匠”

来源: 36氪
2024-06-07 09:18:23

  中新网杭州12月26日电(张煜欢)在浙江,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毕生追求在于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用一个个“小技术”展现蓝领的劳动之美,用劳动之手缔造着一个又一个属于“大工匠”的故事。

  26日,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最美浙江人·最美建设人”学习促进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电气调试班长范奇益、浙江同安建设有限公司装饰装修工组长徐清波、浙江越宫钢结构有限公司重钢拼焊班长赵正旺、浙江宝晟建设有限公司钢筋工二级技师刘方涛等四名技术工匠人才作为“精益求精·书写匠心”代表入选“最美建设人”名单。

  1992年,范奇益从技校毕业,一头扎入了看似有些枯燥的电器调试工作。面对电气调试专业性强、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范奇益勤学好问,几十年如一日,勤勘现场、熟读图纸,用认真、执着、踏实的工作作风,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调试技术。

  从一名普通电气调试工成长为公司电气调试专家,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范奇益还合理编制、安排施工节点和目标任务,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主动解决难题,如今成为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电气调试班长。

  熟能生巧,艺无止境。2021年,浙建集团首批工匠工作室“范奇益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以个人名义成立工匠工作室的情形,在企业中并不多见。目前,范奇益已带出一批优秀的班长、技术员,两年期间孵化培养浙建工匠118名。

  “我坚信,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凡的业绩。我会继续执着专注,追求卓越,以青春热血书写技能报国的精彩人生。”范奇益说。

  同样是20世纪90年代,浙江桐乡的一座小村庄走出了一位普通的镶贴工学徒,他就是徐清波。三十余年来,他始终记得师傅的那句“看似寻常最奇崛”,努力发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自觉地把工艺做到极致。

  在长期的实践中,徐清波在施工测量、放线、弹线等方面积累起极为丰富的经验,终成为业内技术型骨干人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热心做好“传、帮、带”,精心培养手艺传承人,将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承给新进员工。在施工遇到技术疑难点时,他总第一时间召开“诸葛亮会议”,集思广益,攻克难题。

  工艺的极致还在于突破创新。多年来,徐清波非常注重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积极应用并推广住建部10项新技术,他所主持研究的“新型房建领域的筛沙装置”项目于2017年成功申报为实用新型专利,该装置可代替人工进行筛沙,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方便适用。

  从技术工匠到创新人才,赵正旺也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企业工程一线。除了出色完成岗位工作,他还积极参与公司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其参与的“栓-管砼抗震墙排焊机”“栓-管砼抗震墙与楼板连接节点”等发明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十余年来,赵正旺手里的工具换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是他那颗热爱工作的心 。从一名普通员工蜕变为重钢拼焊班长,一块块冰冷的钢铁见证他一滴滴滚烫的汗水。以工作室为依托,近三年来,他已为公司培养了近50名焊接技能人才。

  “您觉得焊接工作最难的地方在哪里?您眼中的工匠精神又是什么?”在面对现场主持人的提问时,赵正旺的回答十分质朴:“最难的就是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和最基础的工作,这也就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他看来,干什么事都要一丝不苟,因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不断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精益求精,似乎是每一位技术工匠成才的必经之路。在浙江宝晟建设有限公司的施工一线,有位普通的建筑工地钢筋工不舍昼夜,挥洒了十年的青春——他就是刘方涛。

  据了解,刘方涛的父亲就是一位优秀的钢筋工,在父亲的谆谆教诲和鼓励下,刘方涛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在工地钢筋实操的学习和锻炼中厉兵秣马。

  从大专毕业就走上建筑工地的刘方涛深信,绑钢筋的活没有想象那样简单,单凭力气就干出名堂是不可能的。手上厚重的老茧是他披荆斩棘的证明,钢筋刮擦留下的疤痕在岁月里熠熠生辉。正是这股好学的劲头,让他在1个月内就学会了别人花半年都学不好的绑钢筋技艺。

  从普通工人到钢筋工二级技师,他所主持的所有工程钢筋制作验收合格率100%,钢筋制作工艺一流,经常受到建设单位和质监部门一致的好评,树立起企业品牌。

  如同千千万万个平凡岗位上的技术工人们一样,这群“最美建设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严细精实、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恪尽职守、无悔担当的奋斗精神,在日复一日的挥洒汗水中彰显了新时代工匠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完)

  201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其中一部分就源于沙区绿化。这种背景下,该怎么理解近年来沙尘暴天气的“故态复萌”?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李琳佳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刘煊尊 柳玉鹏]应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的邀请,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上将4月16日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履新后的首次正式访问。俄罗斯国防部称:“这是他自2023年3月被任命为中国国防部长以来的首次外访。访问期间,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将军计划与中国国防部长举行会谈。双方将讨论双边国防合作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当前的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

  浙江省的私营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尤其是“温州模式”崛起,家族生意需要人继承,因此生育意愿也较高。但其他省份,“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文化已经发生彻底转变。由此该专家认为,现行生育支持政策除了关注生育的经济成本外,还应该在塑造新型生育文化方面有所作为。

  2022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吴成来的一项研究工作,除了监测沙尘暴天气,还包括对沙尘暴的演变进行复盘、分析,以了解一些主要的沙尘暴事件发生机理、主要的驱动因素等。2000年以后,他带领的团队对2001~2017年间东亚地区沙尘活动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2021年3月,北方多地遭遇沙尘暴的侵袭,当年3月16日,中央气象台对其定性为,“此次过程达到强沙尘暴强度,为近10年来我国出现的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根据生态环境部消息,那场沙尘暴中,北京市PM10浓度在短时间迅速上涨,1小时内涨了4倍,达到6450微克/立方米;城六区的PM10浓度更是达到8108微克/立方米。

徐嘉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