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全国首届法律手语本科生毕业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2 08:52:26

  日前,确认自己被成都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院录取后,田羽涵第一时间联系四川省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我会法律手语,9月份来成都读研究生,今后如果有涉及聋哑人的法律援助,可以通知我。”

  田羽涵是全国首届法律手语本科毕业生。她就读的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是全国高校首个本科法律手语专业人才培养实验班。

  西南政法大学从2020年开始,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每年从新入校本科生中选拔40人进入实验班,接受“法律+手语”系统学习。“全国有2700万聋哑人,深化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法律手语专业人才培养。”学校党委书记樊伟说。

  一所普通高校要培养法律手语本科生,遇到的困难有些是“可想而知”的,也有些 是难以预料的。实验班前3年都有手语课,除了基础手语,还要学法律手语。没有现成的教材,学校就组织导师团队搜集、整理、开发法律手语,编写了第一本包括890个核心词语的法律手语教材,还在慕课平台上推出了20堂法律手语课。学校没有会手语的教师,9位手语教师都是从校外特聘的,上课时间只能安排在周末。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高一,是9位校外特聘手语教师之一。每次轮到自己授课,他都要坐头一天晚上的火车从成都赶到重庆,第二天上午再上整整4个小时的课。“口干舌燥两手酸。”高一这样描述每堂课后的感受。

  实验班的同学自己琢磨出了一些学好手语的方法。他们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双手并用“背诵”新学的词语和句子,还自动组成“手语小组”相互“切磋”。“时间久了形成条件反射,每次经过教学楼门口的正衣镜时,双手都会下意识地动起来。”实验班大三学生姜浩然笑着说,现在只要见到有人用手语,自己就会忍不住上前交流。据了解,目前已有12位同学通过审核进入重庆市聋哑人法律援助手语翻译人才库。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公共法律服务人才的培养方向,探索总结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本报记者 张国圣)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1/1494784563.jpg" alt="" />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2月1日电 (记者 冯抒敏)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拥有千里边境线的广西文旅市场迎来复苏,中越边关风情游在今年春节期间持续升温,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该中心提示,档案证明事项是依据档案记载内容如实出具的。如果用人单位的证明事项需求超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职能范围,或在档案中确无相关记载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将仅出具档案存放证明。同时,用人单位可不用再自制各类证明表格,仅需提供证明需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将依据档案记载,结合证明事项清单上的内容,出具规范统一的证明信。

  2022年11月至今,CH.1.1在美国新冠病毒流行株中占比呈上升趋势。2023年第4周,CH.1.1在美国流行株的占比为第五位,仅次于XBB.1.5、BQ.1.1、BQ.1和XBB变异株。

  在蔬菜中,十字花科是一个大家族,而甘蓝(又名圆白菜、洋白菜),是这个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员。但少有人了解,这个传入中国已有数百年的作物,在半个世纪前,种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桂林2月1日电 (黄令妍)1月28日21时许,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银矿山发生一起山火。经多方力量全力扑救,至2月1日,山火明火已全部扑灭,未发现人员伤亡情况。

冯欢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