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十大行动”增加自身韧性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21 10:35:24

  中新网长春6月20日电(高龙安)记者20日从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该省正通过开展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评估提升行动、自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提升行动、气候敏感产业适应能力提升行动等“十大行动”,加快形成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新体系。

  当天,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建设国家级气候适应 型城市试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公布了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吉林省长春市、延边州入选。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张齐斌介绍,1960年以来,该省气候呈现变暖趋势,平均气温升高速率达0.3℃/10年。气候变化对吉林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张齐斌介绍,2023年,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会同22个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吉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包括推进气候适应型机场、铁路、公路建设,提升交通系统气候变化韧性;增强电力系统、油气输送通道等能源设施气候适应能力;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讯网络应急能力等。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黄显威介绍,目前,长春市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35分钟以上,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8%。同时,当地积极推进奥迪PPE零碳园区、启明信息近零碳产业园、中鼎新能源近零碳工厂等16个低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十三五”以来,长春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达15.73%。

  延边州位于吉林省东部,素有“长白林海”之称。延边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冷冰原表示,该州以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为核心,合理利用开发的森林生态资源,推进保护河流水系、生物迁徙通道等生态廊道建设,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冷冰原介绍,延边州应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精细服务能力,针对全州灾害性天气的实际特点,制定了强降水、雷电、干旱、大风、雾霾、冰冻灾害、城市内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应急管理方案,并加快了州、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完)

  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地在春节后积极施策,纷纷出台稳增长政策,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力争跑出复工“加速度”,全力冲刺“开门红”。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各类竞赛和训练场馆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从“最快的冰”变成“大众的冰”,国家游泳中心在赛后一个月即开放参观,让大家体验冬奥冰壶赛道……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乡村市场是重要领域。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推动乡村市场体系加快完善,深挖县乡市场潜力,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22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2021年提升6.4个百分点。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长沙2月8日电(刘曼)湖南省委统战部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战线宣讲团,开展宣讲30多场次;第十届湘商大会共签约项目151个,总投资1219.7亿元;新增2700余家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对接帮扶2318个村;新增省级同心美丽乡村示范片区6个和同心美丽乡村32个……

  李闯不同意母亲的看法。他认为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更智慧”,“读得越多,你会发现赚钱这件事儿本身只是一个选择,你值得做的事非常多。她这么说当然也是给我台阶下,其实我无论是对挣钱的渴望、挣钱的能力、知识储备,都不太行。我穷得很有理由。”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今年一月份以来,多个省市的银保监局还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出台了多项金融支持措施,推动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李彦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