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高宗余:桥梁建设已成“中国建造”的亮丽名片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9 04:24:08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高宗余在会上说,70多年前,“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拉开中国现代化大型桥梁建设的序幕。如今,中国桥梁跨越江河湖海、高原峡谷,总数已超过100万座。湖北“建桥军团”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一批高端项目为“中国建造”赢得国际赞誉。

  作为一名桥梁工程师,高宗余分享自己近40年职业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建造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这座大桥跨越的平潭海峡是所谓的“建桥禁区”:每年刮6级以上大风的天数超过300天,年均刮4次以上台风,海浪高达7米,水深流急礁石多。“中国桥梁人没有被吓倒,开展了系列技术创新。依靠科技创新,大桥工程历时7年,经历了29次台 风的考验,于2020年底胜利建成通车。”高宗余说。

  他认为,中国桥梁是“中国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造”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构建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了从理论、材料、设计、施工、装备,到运营维护的完整产业链;拥有一大批热爱事业、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队伍和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有“交通强国”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宏伟愿景的召唤。

  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民众关注缙云山山火生态恢复计划,想参与2023年的植树,复绿生态家园。当地官方感谢并答复已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缙云山生态修复现场调研和规划编制工作。

  “我想,这一定是个有爱心、有责任心、勇敢的人。他就像块璞玉。”夏女士略带羞涩地说。

  我们敲锣打鼓闹新春,恰恰因为我们知道美好生活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换来的。春节早,春来早,意味着春耕早,意味着劳动人民更早按自然规律,开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劳作与时日。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87/2606946230580925315.jpg" alt="" />

  “2022年春节,那个高二女生的电话,我一直记着。她因为父母不和,在万家团圆时面临着有家不想回的窘境。”宋毅说,自己当时虽尽力劝慰女生放眼长远、相信未来,但一年之后依然惦念着她的近况。“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只是想问问她好不好,再给她鼓鼓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抖擞精神,齐心协力加油干,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作为、更大收获!

梁吉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