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于2027年全面建成百公里滨江公共空间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2 05:23:57

  中新网重庆5月31日电 (张旭)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赵燕31日在当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当地将持续推进重庆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将于2027年全面建成百公里滨江公共空间。

  据了解,重庆素有“山城”“江城”的美誉,“两江四岸”是重庆最具标志性和辨识度的城市区域,也是其城市发展的主轴。

  赵燕介绍说,重庆中心城区“两江四岸”计划治理提升109公里,目前已经建成开放了珊瑚公园、雅巴洞湿地公园等14个节点公共空间,贯通57公里滨江岸线,新增九龙滩驿站、北滨路隋棠书院等39处服务驿站,为广大市民游客打造了高品质的亲水空间,沿岸城市的整体风貌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接下来, 当地将努力把重庆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打造成为重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样板间、示范地。

  赵燕表示,围绕2027年全面建成百公里滨江公共空间的目标,重庆将进一步强化规建管统筹协同,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重要区段和重点项目建设。

  在完善配套设施方面,重庆将会同沿江各区不断完善滨江驿站、公厕、停车场、下江通道、标识标牌等公共设施,深入挖掘“两江四岸”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商业潜力,让广大市民拥有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完)

  王伟跃介绍,跨年冷空气带来短暂降温后,北方地区将再次升温,未来一段时间气温将逐步回升到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的水平,但空气干燥,需注意补水。

  尽管大门之外,城市的日常生活秩序恢复了许多,街头重现车水马龙,而这位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急诊科主任,正在遭遇他从业20余年来最艰难的时刻。

  秦宇红同样表示,他所在的医院也曾做过相关预案,但目前Paxlovid、阿兹夫定等药物仍然紧张,而药房在积极协调。“原来我们说,来个5米高的大浪就算了,结果来了个50米,甚至是500米的!一下又把我们蒙里头了,完全出乎意料。”

  如今,从北京各医院情况来看,感染高峰过后,发热门诊就诊量在下降,但急诊并未看到明显的下降趋势,前来就诊的多是老年人,留观、抢救的重症病人数量还在攀升。秦宇红明显感觉到,此刻的北京正在经历“重症高峰”。

  1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为满足群众检测的需求,各地要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的策略,科学合理地做好检测各项准备工作。

  这家三级医院的急诊科原本只要1个诊室,如今加开到3个,每天每个医生仍要接诊100多位病人,“根本忙不过来”。而有时排队等候的超过100人,病人常需要等四五个小时才能看上病,甚至因此吵闹、打架。

黄易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