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动力是改革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28 11:18:33

  中新网大连6月27日电(记者 左宇坤)6月26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在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动力还是改革,尤其要注重激发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创造力和活力。

  世界经济论坛5月份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指出,技术改造、人工智能以及绿色能源转型将成为推动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积极力量;相对的,地缘政治、债务水平、气候变化和部分国家的社会两极分化或将产生负面影响。

  谈及世界经济趋势,彭森提到,世界银行在6月11日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从2.4%上调到2.6%,这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全球经济趋势还是比较严峻,尤其是受地缘政治冲突等的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超过30%。”彭森提到,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特别是出口等领域出现了积极现象。

  彭森强调,中国一直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增长作为当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并以此应对目前全球化过程、数字革命飞速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他看来,中国需要通过科技革命新的突破,通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对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来创造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以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动力还是在于改革。

  彭森认为,从问题导向上看,中国的改革是要解决中国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等;从目标导向上看,中国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要建立有活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经济主体,特别是激发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创造力和活力。

  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开放,比如进一步放开外资准入。同时发挥共建“一带一路”以及RCEP协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但不同专家对于全球化的判断却各有不同。有人表示全球化遭受了重大挫折,有人认为全球化没有完全消失且仍要继续。在彭森看来,中国以及许多发达国家,过去经济的快速成长还是得益于全球化进程,有一个世界贸易的规则,有一个和平合作的环境,对于每个国家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繁荣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由于当前地缘政治的冲突激化,出现一些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泛去风险化的趋势,对全球整体经济影响较大,这导致了信任危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受到冲击。

  对此彭森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摒弃零和思维,提倡合作共赢,互相尊重不同国家的核心利益,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正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 下大同”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也要帮助、允许他人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完)

  武汉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预计2022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总量达到1.9万亿元左右。

  5.蛋糕、饼干和酥点。它们是用低筋粉制作的,面筋蛋白含量低于普通面食,而且加入了大量油脂,阻碍了面筋网络形成。主要问题是营养价值低,热量高,故不建议经常食用。

  5日,在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还完成一次120吨级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此次试车持续50秒。

  郭焦锋认为,接下来要继续加大投入尤其是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产学研用”一体化和技术领先头部企业集聚,加快推进在“卡脖子”技术、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的攻关。针对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他建议要更重视机制创新,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完善战略储备市场调节机制,增强大宗商品储备和调节能力,增强快速响应和保障能力。

  两年前,县里领导干部来村里调研,说要建“吨半粮”核心区。啥是“吨半粮”?一番打听,李辉军弄明白了: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

  代表团选手大多第一次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谢佳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