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规上文化企业营收首破万亿

来源: 北青网
2024-06-24 03:19:34

  深圳规上文化企业营收首破万亿

  17家营收超百亿,半数以上符合文化新业态特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关炜瀛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优势行业带动作用显著

  2010至2022年,深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512.6亿元增长到2462.03亿元,占比GDP从5.35%增长到7.58%。2023年统计快报显示,深圳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369家,较上年增加226家;营收规模首破万亿大关,实现营业收入11007.95亿元,占全省的49.0%、全国的8.5%。其中,文化制造业营收占比42%,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报告指出,深圳文化产业的优势行业主要分布在软件开发、珠宝首饰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印刷等行业。2023年内容创作生产、新闻信息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生产等五大类的营业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合计占全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88.1%,是深圳文化产业的主力。

  对外文化出口全国领先,国际化发 展之路呈现良好势头

  深圳对外文化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增长。2022年深圳文化产品出口位居全国前列,约占全国的18.5%,约占全省的41%。

  出口额最高的是文化专用设备类产品,其次是文化用品类产品和工艺美术品类产品。近几年文化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数字文化贸易快速发展,以网络游戏、动漫为代表的对外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成为新增长点。深圳珠宝产业“出海”,走国际化发展之路也呈现出良好势头。

  17家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再扩大

  2023年,深圳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063.46亿元,占比全省接近65%,对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6.7%。

  近年来,深圳文化新业态优势领域基本稳固在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互联网游戏服务四个行业,2023年营业收入占16个新业态行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是83.35%。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业增长强劲,规模占比41.9%。

  深圳文化企业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有17家,较上年增加3家,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半壁江山。其中符合文化新业态特征的有9家,主要分布于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5个行业。深圳超过25%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具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境内外上市企业44家,专精特新企业253家,行业领域规上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渐趋提升,竞争力突出。深圳骨干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进一步稳固或扩大,在行业领域多方面创新发展已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文化新业态持续创新,新增长空间不断形成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报告认为,深圳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主要表现在传统业态的再创新、培育新型业态等;模式创新主要表现在文化生产定制化、产品销售网络化、文化产业园区虚拟化等;标准创新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行业标准的更新、新兴文化行业标准的制定、国际文化行业标准的对接和更新等;场景创新主要表现传统文化场景的创新、创建新型文化场景等;跨界创新主要表现在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等。

  此外,在冬奥会结束后,我国还大力培育国内冰雪赛事表演市场。“全国冬季运动会”等综合性冰雪赛事,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还设置群众性比赛项目和竞赛活动,满足群众参赛和体验需求。同时,在非雪季组织开展轮滑、滑草等与冰雪技能相关的赛事活动。推动专业冰雪体育赛事升级发展,吸引全球冰雪运动爱好者,促进冬季项目职业化发展,开展冰球等职业联赛。支持社会力量打造花样滑冰、冰球、冰壶、单板滑雪和短道速滑等观赏性强的精品冰雪赛事,引导培育冰雪运动商业表演项目,不断拓展国内冰雪赛事表演市场。

  吉林是冰雪旅游、冰雪运动重镇。近些年,当地不断推动冰雪经济发展,域内北大湖、万科松花湖是两大世界级雪场。滑雪以速度快、刺激感强烈著称,如何保障滑雪客的安全是雪场的“必修课”。

  在广铁集团广州车辆段广州客列检车间,有这样一群通勤职工,他们搭乘城际车往返于广州与肇庆之间,并被班组职工亲切称呼为“候鸟”。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地震后,至少4000所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在没有修缮前无法住人。这只是危房的数量。事实上,更多人的家园早在地震发生时,就已变成废墟。

  不过,目前微软获得的一些好处可能会被竞争迅速侵蚀。谷歌已推出自己的聊天机器人巴德,谷歌的姊妹公司DeepMind也有一个名为Sparrow的聊天机器人。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公司正在构建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这是ChatGPT所基于的技术),所以微软可能不会长期获得优势。尽管如此,对于像微软这样规模和财富的公司来说,为上述的潜在优势付出130亿美元都是一个合理的数额。

  在具体产业方面,从教育部下发的方案中可以看出,储能与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金融和碳交易等领域尤其缺乏人才支撑。

赖乃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