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达沃斯与中国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来源: 大河网
2024-06-27 03:21:14

  6月25日至27日,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简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辽宁省大连市举行。

  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于1971年,是一个非官方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以“共同讨论、分享经验”为主要形式,探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话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1979年,中国以改革开放的新姿态刚刚打开国门,达沃斯论坛便敏锐地预见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将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版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遂邀请中国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论坛,中方也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多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器。因此,从2007年开始,世界经济论坛为中国量身定制,每年在大连或天津举办世界新领军者年会,也就是夏季达沃斯论坛。除因新冠疫情暂停3年外,夏季达沃斯论坛从未缺席,今年已是第十五届,逐渐成为全球人士了解中国经济形势的重要窗口,以及各国企业家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自2013年9月明确提出“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这一重要主张。2017年1月,他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指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强调“中国将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他郑重宣布“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他强调:“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经济融合发展,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提供了根本遵循。中方主张同样 也是世界经济论坛的心声。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如今回想起来仍印象深刻,称这些理念“广受欢迎,影响深远”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一些国家打着所谓“安全”的旗号,大肆修筑“小院高墙”,扭曲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给经济全球化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让本已放缓的全球经济增长更加步履维艰。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次论坛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显然别有深意。202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和11.4%,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涌现,说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不仅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上。在致力于发展推动未来增长的新技术方面,中国毫无疑问已成了先行者。中国也希望通过夏季达沃斯论坛分享自身经验,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普惠、均衡、可持续增长,与各方探讨更多有价值的前沿科技和理念。

  为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平稳有序,各高校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投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基层,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指导帮扶力度,促进毕业生积极充分就业。

  一、焦某卫等14人盗窃(文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武汉2月7日电(张芹 曹和平 孙蕊)伴随阵阵锣鼓声,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7日上午龙狮齐舞,武昌区第三十届“首义之春”龙腾狮跃“闹新春”活动如期而至。今年“首义之春”文化活动恰逢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活动现场,1800只空竹龙竞相挥舞,各类民俗活动轮番上演。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昆明2月7日电 (熊佳欣)7日,云南省首届各族青少年学生“团结进步同心营”活动在昆明启动,来自全省各州(市)的200余名中小学生将走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场馆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参观体验及主题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在交流体验和融情实践中体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情怀。

  李强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全党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研究员郑慧琼此前向媒体介绍,高等植物是空间生态生保系统的关键因素。如何利用植物在空间生产粮食与蔬菜,供人类长期空间生活需求,是载人航天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

周文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