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一鲸落 科技万物生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18 16:03:37

  作者:赵伟 

  来源:伟哥论市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 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鲸落,万物生,周期落,科技涨!近日,茅台股价创年内新低,周期性股票股价出现了连续回落走势,但“双创”龙头带动的科技成长股全线走强,之前备受退市风险扰动的中小市值股股价不再被连续杀跌,盘面上也由之前的“二八”现象,转为“八二”现象,A股发出了较为明确的见底信号。

  A股中科技龙头股股价连创历史新高,大有美股中科技龙头股的风范,即彼此间市值“比学赶帮超”,这就是经济周期的必然结果,这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新“国九条”出台的目的所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动力所在,这是毋容置疑的。

  我们在2020年9月28日发布的深度宏观报告《第三次浪潮》中就已明确提出,解决中国经济第二个经济周期所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要实现再度腾飞,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奇迹,只能依靠科技来推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旧的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能拖累中国发展,旧“核心资产”一定会跌落神坛,资本市场的供给侧改革,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以科技为主导的新“核心资产”将登上历史的舞台,这就是我们坚定看好A股科技细分赛道龙头股的基本逻辑。

  从今年白酒板块的持续下跌走势,茅台股价的创年内新低,以及今年以来红极一时的周期股及红利股的股价回落,房地产板块低迷难改,叠加新“国九条”下的A股加速出清,A股市场正在告别旧的时代;新“国九条”下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就已宣誓着A股迎来了一个新时代,那就是科技的时代的到来,A股正在重复美股过去15年来的“故事”。

  目前,尽管大盘低迷,回落到3000点附近,3000点“保卫战”打响,但拖累大盘回落并打响3000点“保卫战”的茅台及周期股,A股的盘面并不弱,那就是市场有科技为持续的热点,半导体、消费电子、AI轮流拉动“双创”走强,“八二”现象连续出现,市场赚钱效应出现,沪深两市成交量跌少涨多,这是A股有望转强的盘口特征,万事俱备只欠量能的东风。

  从历史规律看,大盘见底回升的三个盘面特征:一是要有可持续的热点,目前就是科技,且科技龙头受到资金追捧;二是赚钱效应恢复,之前被错杀的中小市值股,尤其是科技股股价大幅回升,“八二”现象常态化;三是股价坚挺的大市值蓝筹股股价出现补跌现象,尤其是“报团取暖”股的资金松动,而大盘又未能大幅下跌,市场杀跌动力不足,宣示着大盘低点就在附近,大盘探底回升即将到来。

  寻找中国版的英伟达,挖掘中国版的高通,投资中国版的苹果,这是A股当前与未来结构行情所在,未来伟大的公司一定诞生在“双创”之中,未来引领A股走强的一定是科技,一定是“双创”,目前“双创”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都具备了走出底部,形成趋势性上涨走势的条件。

  周二,由于市场消息面较为平淡,由于市场还在等待陆家嘴论坛政策变化,市场交投较为清淡,量能未能有效释放,市场多方拉升动力部,市场空方杀跌动力也不足,3000点“保卫战”的激烈程度不强烈,3000点仍掌握在多方手中,后市A股向上概率大于向下概率。

  关注陆家嘴论坛内容,随时做好加仓或调仓准备,紧盯科技不放松,把握每一次回调机会。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券商、半导体、消费电子、AI、新能源、军工等及底部被错杀的科技成长股,回避垃圾股及补跌股。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起,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推动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基础研究同国家利益相联系,在任务驱动下,“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亦随之兴起。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是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他分析说,在人才引进方面,首席科学家也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在评定职称、工资和绩效等方面,都要归所属科研单位的行政管理。

  大家关心的“林阳”目前在都江堰基地非参观区安静生活,健康养老;“林冰”和“嘟嘟”在雅安基地非参观区,平安健康,且“林冰”今年没有繁育计划。

  今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出席中国-中亚外长会期间再次强调,再复杂的危机,最终都要通过谈判化解;再复杂的冲突,最终也只有政治解决一条路。也只有这样的深刻洞察与清醒认知,真正成为国际共识,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像中国一样真正实践“三个不会”,乌克兰危机停火止战、实现政治解决,才最终可期可即。

  在去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后,当俄军越境进入乌克兰作战,俄乌也曾谈判过。但从不久之前各方包括中方披露的信息看,去年4月,当俄乌接近达成停火协议的时候,背后拱火者不答应。造成乌克兰不得不撕毁停火协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2018年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的杨卫曾指出,对于有限的、且增幅逐渐减少的科技资源,我国科学家目前通过相互竞争,呈现的是一种近于零和博弈的状态。然而参考国际经验,一个好的基础研究环境应当是宽松型博弈状态,能鼓励更多自由探索,激发颠覆性成果。

刘政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