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牵头研发设计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7 12:56:15

  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高凯)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12月6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完成有关调试试验的基础上,顺利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开始商业运行。

  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运行的国家,也意味着清华核能科学家持续数十年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牵头研发的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的跨越。

  据介绍,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位于山东荣成。清华大学是技术研发主体,负责研发、总体技术方案及核岛主系统主设备的设计,中国华能集团作为示范工程建设营运主体,中国核工业集团作为示范工程建设实施主体及燃料元件生产单位。项目联合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等制造企业,实现了研究、设计与加工制造的深度融合。示范工程中核岛设备15000余台套,首台套设备超过2200台,世界首创型设备超过660台。配套建设了目前世界最大规模年产30万个燃料球的燃料元件生产线,以及10MW大型氦气工程试验回路等一系列试验设施。

  高温气冷堆采用氦气冷却,全陶瓷包覆颗粒燃料元件。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采用模块式设计,确保反应堆不需要应急冷却也能够处于安全状态,被称为固有安全的反应堆。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研究和设计工作,但一直没有成功建成商业电站。

  上世纪80年代,以王大中院士为带头人的清华大学核研院团队将研究目标聚焦在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学术理念上。2000年,王大中、吴宗鑫带领团队建成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在此基础上,2006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清华大学成为唯一牵头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高等学校,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张作义被任命为总设计师。2021年,作为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王大中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12月,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至今在调试过程中已累计发电3.5亿度。

  今年8-9月份,我国首次在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上,通过试验证明了核裂变能也能够实现固有安全,即不依靠人为干预和应急冷却,仅依靠自然定律,实现裂变反应堆的自然冷却,不会出现堆芯熔化。这标志着我 国在实际建成的核电站上,在世界上首次验证了“固有安全的核裂变能”这一学术梦想。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在国际上被称为第四代核能系统,也被称为小型模块堆。清华大学研发并实现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技术可以提供300℃-500℃高参数工业蒸汽,实现热电联产。该技术采用标准化模块的概念,每个模块功率约10万千瓦。多个模块并联,可以形成2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在我国的工业蒸汽应用市场上已经具备商业竞争力。中国核工业集团将高温气冷堆核能系统列入旗舰型产品序列。清华大学将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华能集团等有关产业集团加强合作,实现高温气冷堆的标准化系列化,成为助力我国及世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创新型产业。(完)

  据美国“观察”网站近日报道,方尖碑形状的“标志塔”摩天大楼高耸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45公里处的沙漠之中,是埃及耗资数百亿美元的新行政首都闪闪发光的核心。“标志塔”以及大部分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的建设都得益于中国的融资和劳动力。埃及于2015年3月首次公布了新行政首都计划,中国是最早支持该项目的国家之一。此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与埃及签署了协议,为中央商务区的“标志塔”和其他建筑的建设提供支持。

18组大型灯组亮灯迎客

  据叶兴华回忆,有一对香港会员夫妇,女方姓伍,他们参加佛山线下交流活动时,遇到了一个同样姓伍的主讲人。香港夫妇拍照分享到家庭的聊天群里,没想到竟被长辈告知,主讲人是其远房亲戚。

  在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来回穿梭的货车正忙碌地装卸货船刚刚运达的集装箱。据了解,2022年,合肥港多措并举增加运力,保障物流链稳定通畅,

  逐梦冰雪,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冰雪健儿驰骋赛场,取得了骄人成绩;逐梦苍穹,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逐梦蔚蓝,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迄今,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需要关切的变异株只有5种,即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以及奥密克戎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11月26日才把奥密克戎变异株升级为目前流行的关切变异株。

李俊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