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周发现“曲周侯印”封泥 揭秘两千年前保密技术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14 08:21:59

  中新社邯郸1月26日电 (赵丹媚 王天译 刘昆) 曲周博物馆馆长、河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李治山26日透露,该馆文物管理人员近日在搜集散落民间的文物时,发现一枚“曲周侯印”封泥。该封泥的发现,不仅揭秘两千年前文件保密技术,也为寻找曲周侯国 的具体位置提供了线索。

  “封泥,又称泥封,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即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李治山说,新发现的这枚封泥保存较为完好,呈不规则圆形,最大直径42毫米,厚6.4毫米,重8.9克,材质为陶土,正面印有“曲周侯印”四个清晰汉字。

  李治山说,“曲周侯印”意思是曲周侯的印章。据史料记载,曲周侯是西汉开国功臣郦商的封号,他统治的区域称为曲周侯国,故地大概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东北部一带。曲周侯国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至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废止,后改为曲周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这枚封泥背面留有麻绳打结痕迹,这是封缄竹木简时留下的痕迹。”李治山说,从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文书、信件多写在竹木简上。寄送时,古人用麻绳捆绑竹木简,然后于绳子打结处封上特质泥团,并加盖印章,以防止文书、信件或情报等在传递途中被人偷看。因此,封泥也是中国较早的保密技术手段,在秦汉时期最为流行。

  曲周县文化馆馆长霍增月说,这枚封泥是曲周县第一件标注有“曲周侯”字样的文物,为下一步寻找西汉所置曲周侯国的具体位置提供了线索。(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广州2月5日电 (记者 郭军)“2023粤港澳台青年元宵晚会”2月5日元宵之夜在线上首播。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6名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美国的少数族裔经常是‘环境种族主义’的受害者。”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指出,“许多少数族裔生活在危险的污染源附近,这些污染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纵观当前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势头不减,结构优化的动能正在积蓄。我们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综合实力托举经济航船行稳致远,以“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2.2亿人的人才资源总量”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塑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如同船行大海,波浪起伏必然带来颠簸,但船底厚实,更能助力航船抵达彼岸。

  在韩元兑美元汇率暴跌情况下,现代和起亚两大汽车集团,积极扩大海外销售并提高售价,在去年纷纷刷新了历史最高业绩。特别是高附加值车型、电动汽车、SUV车型销售火爆,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李平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