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随笔丨“连接”的故事讲不完

来源: 观察网
2024-06-18 15:32:20

  最近,“连接”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

  6月15日,长三角高铁超级大环线正式开通,起始点都在上海,全线绕着三省一市兜了一大圈。真从起点坐到终点的人几乎不会有,但沿途新增的便利显而易见。这种转圈走的线路安排,更像是地铁的逻辑。

  去年此时,苏州地铁11号线开通,与上海地铁11号线在花桥站相连。地铁自诞生起,就被定义为城市内部的、家门口的交通工具。两个城市间通了地铁,标志着“同城化”迈进一大步

  对上海地铁11号线来说,这一幕,其实是故事的续集。多年前,它从上海市中心直接伸展到了江苏昆山,成为跨省地铁第一线。现在,两个11号线连通后,您可以从阳澄湖边拎上一筐螃蟹,一路坐着地铁,到上海人民广场出站了。

  最早的地铁同城化故事发生在珠三角。十多年前,广州把地铁修到了佛山市中心。从此,广佛同城化一直在全国领先。而今,在苏沪地铁连通一年后,珠三角那边又往前走了一大步——5月底,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之间“四线贯通”,“湾区大号地铁”来了。

  这不是两个城市间,而是“一大片”城市间的地铁式连通。最大难点,其实不在技术上,而在于——高铁和地铁的投资经营主体不同,“连接”的本质,是各主体间充分协调,体制机制变革取得新突破。

  轨道上的“连接”有形有感。但这还不是最具难度的“连接”。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围绕规划体系、科技创新、产业链条、环境保护、司法协作、市场监管、公平竞争、标准互认、能源保障等等,跨省“连接”都相当复杂,事关理念、机制、利益与习惯,既要靠政府推动,更要靠市场形成。

  这是一次对长三角“由表及里”的重塑

  “一步一步往前走、一项一项往前推”,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要求。三省一市“日拱一卒”,从“我是谁”到“我是你的谁”,再到“我们是谁”,重新定义着彼此的关联。“‘长三角’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在前些天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这句话给人印象深刻。

  再看东北。嫩江上,半年前新添了一座大桥。

  桥这边,是吉林白城的大安市。桥那边,是黑龙江大庆的肇源县。多少年来,两岸居民同饮嫩江水、同吃嫩江鱼,见个面却不太容易,夏天坐轮渡,冬天走冰面。如今,一座桥连接了彼此,周边区域的交通被盘活,合作被激发,政策与机制对接提速。当南方游客涌入哈尔滨,不少哈尔滨人正开车奔大安,去江边吃鱼。

  这个夏天,“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已步入第三年。吉林南部的四平、辽源、通化,辽宁北部的抚顺、铁岭,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六个地级市,过去相对落后,今天正尝试打破省界市界,努力“抱团儿”发展

  六市的“连接”,对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硬联通”与“软联通”一起上,包括“产业共兴、项目共谋、政策共争、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进、市场共享、平台共建”。“共”是灵魂,“协同发展”是使命

  再看大西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上周,川渝高竹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落成,新区的企业、百姓可来“一站通办”。三年多前,川渝携手,在四川广安与重庆渝北的毗邻处,建立了跨两省四镇的川渝高竹新区。此“连接”,直接站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前沿——这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实体化运行的新区,正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省与省的“连接”,在实践中非常具体——两省市税费政策实质性差异有118项,目前已统一了67项;四川多水电,重庆多火电,涉电政策各异,如今,已统一了跨省差异40项,实现服务一体化;跨省金融服务、医保、社保、交管、职称互认等,都在“连接”中逐步成为“一体”

  “连接”的好处显而易见,更难处还在后边。川渝高竹新区的探索,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国家战 略,多了一个探索“尖兵”。

  大江南北忙“连接”,体现出高质量发展对于“坚持系统观念”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对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正越来越高。

  “连接”之事都不易。最难在人,最大动力在人,最受益的是人,最生动故事也在人。

  “连接”之事不怕难。难点就是潜力点、突破点。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4680电池的产量尽管有了里程碑式的提高,大规模稳定生产还需要克服相当多技术难题。

  另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月22日报道,在超市物价飞涨导致许多平时守法的公民铤而走险之际,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官员警告国人,不要试图从墨西哥走私生鸡蛋或家禽,这样做可能带来致病风险。

  为做好客流返程高峰服务工作,湖南地区岳阳、衡阳等车站始发车次提前20分钟检票,组织旅客有序乘车;广东地区广州南站、广州站、深圳北站等车站,在站台、出站口等出站流线岗位增派人手,进一步加强站台、扶梯等处所安全宣传和出站引导,配合增设的静、动态引导指示牌,助力旅客安全乘降、便捷有序出站。长沙南站在候车室内新增春运医疗服务点,专门邀请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生驻站坐诊,及时服务突发疾病的旅客。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宁德1月27日电 (褚子强)“来,人往里面侧一点……”春节期间,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东山古街内热闹异常,来自蕉城区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们正耐心指导村民调整姿态,拍出好看的“全家福”。

  村里年年都有新变化,可现在的变化和过去又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全书不但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和祥和,还氤氲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不但以其丰富的史料性和趣味性看得人眼花缭乱,还以极富深意和新意的讲解,勾起广大读者的节日情结。让人在心动、情动中,跟着他的节拍,穿越大江大河,拂去历史的尘烟,去领略岁时节日的亮丽风采。徜徉于温馨的中国节日——上元节的灯火里,闪耀着夺目的烟花,上演着一踵接一踵的庙会和社戏;美丽的元宵之夜,把团圆和喜庆送进了千家万户,也送进了咱老百姓的心里。中秋节的融融月光里,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深情缱绻,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浪漫温情。那飘香的月饼,酥脆的桂花糕,寄予着人世间几多的惦念和乡愁……但最让人念兹在兹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在那个阖家欢乐、万家团圆的日子里,爆竹声声,欢声笑语,红窗花、红对联、红灯笼,红得缤纷、红得热烈、红得奔放,映得家家户户满堂红,也映出了巍巍华夏绚丽的中国红。

张枝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