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和亲,70岁归乡,从“罪臣之女”到“大汉功臣”,解忧公主“神反转”的一生|和亲往事之②

来源: 新京报
2024-06-29 08:48:50

  她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是汉朝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

  她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连嫁三代乌孙王,70岁回归故国;

  她一直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为巩固和增进汉室与乌孙的关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就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 忧。为了民族修好,她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与满腔智慧。历尽沧桑,踏过无数惊涛骇浪、血雨腥风,化干戈、定基业,担起汉朝与乌孙数十年安宁和睦。

  世人只知王昭君 无人知晓刘解忧

  七国之乱时,楚王刘戊参与吴王造反,兵败自杀后,反王后代子孙自此寄人篱下,如同黄鹄飞天,杳无踪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刘解忧出生,身为罪王之后,她没有体验过一天富贵日子,贫困的底层经历使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坚韧的性格。

  公元前101年,西域的乌孙国遣使到达长安,上书汉庭,望继和亲五年便郁郁病故的细君公主之后,再次求娶汉家公主。汉武帝封刘解忧为公主,嫁给乌孙昆莫(弥)军须靡。20岁的解忧公主,带着丰盛的嫁妆和沉重的使命,踏上了细君公主走过的路……

  乌孙人随牲畜逐水草而居,西汉时居住在伊犁河流域到玛纳斯河一带。《汉书·西域传》中写道: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多雨,寒,山多松,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

  这是天山脚下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在汉与匈奴的较量中,乌孙国承受着来自双方的压力和拉拢,始终摇摆不定。这样的政治局势,注定了解忧公主将肩负重大的家国使命。

  猎风吹劲草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唐代诗人李颀一首《古从军行》,描写的正是先于解忧公主嫁入乌孙的细君公主。

  相较于羸弱幽怨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性格开朗,聪慧乐观,身体康健,一颗女儿心中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敢与刚强。对汉武帝的和亲政策,解忧公主更有着充分的理解:作为汉室子孙,理当为国分忧。诏书一下,刘解忧以公主之尊慷慨赴西,仿若将军出征,以和亲之举,书写了长达五十年的亲和安定历史。

  解忧公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始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履行着家国赋予她的使命。

  解忧公主到乌孙后,被封为右夫人,位居左夫人匈奴公主之下。此时,汉朝与匈奴的战事多有失利,乌孙国始终处在亲汉派和亲匈奴派的矛盾冲突中。同为和亲公主,她在乌孙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亲近,而左夫人匈奴公主已经为昆莫军须靡生下了他唯一的儿子泥糜,解忧公主却一直未孕。

  眼见乌孙日益亲匈奴而远汉,解忧公主积极地参与乌孙国的政治活动,致力于兴国安邦,经常不辞辛苦到各个部落视察民情、访贫问苦。每逢乌孙发生山洪、寒流等自然灾害,解忧公主都会毅然前往,与各族牧民一起渡过难关,并鼓励牧民植树造林、发展农业。她还说服乌孙王和乌孙长老们,开通了乌孙通往大宛、康居和塔果里木城邦诸国的通商口岸,支持商人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解忧公主善于用人之长,派身边侍女冯嫽出使西域各国,习多国语言,向各国国王馈赠礼品,宣扬汉朝教化,成就了冯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的美名,同时也赢得了西域各国贵族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据传,一次解忧公主偶患腹泻,吃完随行带来的药物后仍不见好转。便与大汉的随行御医商讨,从当地找来一些对应药材,由于不了解药性有多大,便大胆地采用药物“濯足”的方式(也就是现在的足浴)进行治疗,收效良好。此后,这些“濯足”的治病疗法在乌孙推广开来,此举避免了一些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对身体的损害,又能发挥其用。“濯足”在乌孙国乃至西域广泛流传并深受百姓认可。

  遣妾之身可安社稷

  五年后,军须靡离世,由于其子泥糜尚小,军须靡离世前让位给其堂弟翁归靡,并与其约定,等泥糜长大后,堂弟翁归靡再让位给泥糜。

  翁归靡成了新的乌孙王,按照收继婚制度,军须靡的妻子会被翁归靡继承,解忧公主便成了翁归靡的右夫人。她没有抵触,反而与第二任丈夫翁归靡感情很好,先后为其生下三子两女,并开始协助丈夫参与乌孙国的决策,以先进的中原文化管理乌孙国。由此,乌孙国经济飞跃发展,官办商业和民间自然经济皆长足发展,乌孙与四邻和睦关系更胜从前,天山南北都留下了她友好往来的踪迹,各国民众纷纷颂扬这位汉地公主美貌过人,爱民如子,为乌孙国走出了一条济世安邦之路。

  解忧公主在乌孙国的威望空前高涨,乌孙与汉之间书信、人员更是往来不断,相亲相近,同进同退。在这期间,汉朝的西北边疆安然无事,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丝绸之路繁荣一时。

  公元前64年,翁归靡上书汉宣帝:“愿以汉外孙元贵靡(解忧公主之子)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叛绝匈奴。”意思就是,将要让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继位,并希望求取汉室新公主以稳固乌孙与汉朝的关系。

  但就在下一位和亲公主前往乌孙嫁给元贵靡的路上,翁归靡薨世,翁归靡的侄子泥糜在一些亲匈奴的贵族拥戴下继位为王。泥糜是匈奴夫人所生,非常敌视汉室,西汉与乌孙的联盟由此终止。解忧公主为两国亲和所做出的努力又回到了原点。

  泥糜继位后,已经60岁的解忧公主,只能按照乌孙风俗再次嫁给和她有母子之名的狂王泥糜。

  豁达的解忧公主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她的责任就是维护乌孙和大汉的友好关系。

  狂王泥糜在统治乌孙时期倒行逆施、残暴凶狠,解忧公主背水一战,助力另一个有匈奴血脉的乌孙王子乌就屠起兵杀死狂王泥糜,成为新乌孙王。解忧公主又派遣得力助手冯嫽劝降了乌就屠,最终乌就屠让位给了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至此,汉朝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稳定住了乌孙这个属国。

  青丝衬佳丽 白发归故国

  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年逾七十的解忧公主上书汉宣帝,以“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之愿望表达了思归故土之情,天子为之动容。这一年,解忧公主得以归汉,两年后安详离世。这之后十六年,才有了著名的昭君和亲匈奴。

  根据伊犁州乌孙墓葬的出土文物可知,自汉代以来,乌孙人使用陶器的数量开始大大增加,而陶器易碎,这或许暗示着乌孙人在汉朝的影响下,逐渐适应了定居生活。

  在历史的长河中,解忧公主虽不曾征战沙场立功,也不曾著书立传,却用她的柔情与智慧泽被后世,在漭漭乾坤中名垂青史。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很多前往新疆伊犁的游客,往往会走进汉家公主纪念馆,感受汉王朝与乌孙和亲的往事,纪念为民族的友好交往、“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和亲公主。

  (作者:张威)

  监制|王翔宇

  责编|才丽媛

  制作|胡晓蝶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不过,当来自蒙古的冷空气卷着沙尘南下,向中国境内扫来时,霍文说,这些空气影响的是数千米的高空,它的高度已经不是三北防护林可以阻挡的。二三十米高的防护林可阻挡部分地表的粗沙,但远不能挡住被大风带上高空的沙尘颗粒。但是,防护林体系可以减少沙尘传输路径上的“沙尘接力”,依然有重要生态意义。

  对CEIAS的这项民调,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采样小,81%的‘厌华’结果并不能代表韩国人如何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他也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韩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嫌中”情绪近些年确实越来越严重。

  中国驻乌拉圭大使王刚提到,今年是中乌建交35周年。近年来,中乌两国企业签署500千伏输变电环网闭合项目,成为建交以来中国企业在乌拉圭中标的最大基建项目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首个双边大型成套项目。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自4月1日起,交通银行北京地区整存整取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有下调。1万起存和5万起存的三年期产品由原来的3.1%和3.25%分别下调至3.05%和3.1%;1万起存和5万起存的五年期产品由原来的2.9%和3%分别下调至2.7%和2.8%。

  据印尼媒体报道,印尼政府因应台海紧张情势升温,已经拟定“撤侨”计划,可能撤离在台湾的35万名印尼公民。有岛内舆论指出,印尼是台湾外籍劳工主要来源地区之一,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蔡英文执政的结果。

  他们失联的亲人,大多数是家里的老人:有的老人已经接受了截肢手术,丧失在火灾中逃生的能力,但意识清醒;有的老人意识不清醒,和子女都说不了话;还有老人依赖鼻饲。

赖志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