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操控,现场寂静无声,看新型铀矿如何采矿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03 13:15:05

  中新网6月2日电(记者 吴家驹)千里之外点鼠标就能采矿,矿区没有声音却能高效运转……

  近日,在“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活动中,记者随团探访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点位,感受到了数字化给核工业带来的变化。

  寂静的矿区

  天然铀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被称为核工业的“粮食”。曾经,我国老一辈的核工业人“以矿为家”,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铀矿井下开采,为我国的核工业提供了稳定和高品质的铀原料。

  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铀矿的开采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乎没有人的厂房,地面干净整洁,四下寂静无声,这不是某个停工的工厂,而是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钱家店铀矿。

  据介绍,钱家店铀矿采用的是CO2+O2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技术,这是一种通过向注入井注入配制好的CO2和O2作为浸出剂,在含矿含水层中与铀矿物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含铀浸出液,提升至地表,输送至浸出液处理厂加工成铀产品,不使铀矿石产生位移的采冶一体、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铀矿开采技术。

  因此,这种开采技术没有挖掘的步骤,也不会破坏地表。而在开采的过程中,矿区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介绍,很难想象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有天然铀在源源不断地被开采出来。

  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汤庆四介绍,钱家店铀矿在采矿的很多环节都应用了数字化技术。例如:溶液的传输过程,是使用电子流量计进行数字化计量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的传导,也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传导的。

  千里外操控

  是谁在操控整个过程?操控的人并不在通辽,而是在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呼和浩特。

  在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地浸远程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远程控制着各矿山的现场生产,轻点鼠标就实现了“千里之外,一键采铀,一屏掌控”。

  中核内蒙古矿业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主持工作)阳奕汉表示,过去采矿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到现场去,通过手动扳阀门、调节流量操控整个过程。而现在基本不需要工作人员待在现场的厂房,当然现在现场依然需要有人进行巡视和维护,但工作人员已经可以在后方监控、发现并处理问题。对于矿山的管控也从过去分布式管控,变成了如今的集成式管控。

  谈及数字化技术对工作环境的改善,阳奕汉感慨到“我在矿山工作20年,才从山里出来的时候,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如今技术的变革,彻底改变了矿山的运行模式和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铀矿冶人融入了社会和城市,提高了铀矿冶人的幸福感。”

  大数据助力

  大数据同样在铀矿的开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核内蒙古矿业建立了地浸采铀井场数据分析数据库、地浸大数据智能分析中心以及“数字化原地浸出可视化高效采铀”体系。

  在这些系统的帮助下,通过对地浸采铀产出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挖掘,准确分析地浸井场抽注液量、铀浓度及其他各种元素的变化趋势,预测浸出条件变化对采区高效浸出的影响,并制定应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精准控制、节能降耗的目的。

  据介绍,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掌控地下资源的变化,回采率的变化等信息,从而掌控地浸的全过程。

  依托地浸采铀工艺技术的迭代升级,国内铀资源开发的人均生产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从“百人一吨矿”到“一人多吨矿”的转变。(完)

  为什么会如此相信周某?中介是否参与了这场骗局?面对记者的疑问,薛某某等受害人告诉记者,周某不但与他们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而且还找来“原拆迁人”与他们签订了房屋“转让”或“赠与”协议,后来才知道,所谓的“原拆迁人”也是周某一伙的。对于自己是否参与了这场骗局,中介工作人员徐先生很是委屈,他告诉记者,每介绍一笔,他只拿极少的介绍费,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潘象根腰包鼓起来源自他的成功转型。“以前,地越种越瘦,稻子卖不上价,咋就不会种地了?”潘象根一度心里直嘀咕,“要说育苗插秧、施肥除虫,咱都轻车熟路。可怎么闯市场、增效益,心里实在没底。”

  小说《三体1·地球往事》本就是《三体》系列较难进入的,刘慈欣必须花费大量的笔墨铺垫三体的世界观、铺垫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的接触与冲突。譬如小说中,汪淼是在一次次进入“三体游戏”后,慢慢悟出三体文明恒纪元和乱纪元的原理。小说中的“三体游戏”信息量很大,牵涉的历史年代与历史人物众多,并且也比较随机,缺乏规律,不少读者第一次阅读时都有云里雾里之感。可哪怕再晦涩难懂,每一次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撑过那些章节,读者的阅读效率很高,阅读造成的暂时障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为减少降雪对出行带来的影响,石家庄环卫部门组织环卫工人,调派车辆,及时清扫降雪后形成的积水。交管部门在各个主要路口加派警力,疏导交通,提示过往车辆控制车速,谨慎驾驶。

  随着本市复产复工顺利进行,丰台火车站客流也日趋回暖,市民对丰台站枢纽的建设也非常期待。中建三局丰台站交通枢纽项目经理刘德芬介绍,目前,施工现场大概有400余名工人,随着元宵节结束,每天都有百余名工人陆续返岗,预计在本周末即将进入满产复工状态。

  离新郑国际机场不足10分钟车程的比亚迪招募中心,近一周来无疑是郑州航空港区最热闹的地方。大年初八开始,郑州比亚迪开始在这里招工。

张玉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