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才是患者的最佳“看病搭子”

来源: IT之家
2024-06-12 09:55:06

  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孕妇、年幼的孩子等,看病都得有人陪。患者新确诊较重疾病、做大型或风险较高的检查治疗、疼痛等症状难以忍受、诊疗需做艰难选择时,除了需要陪伴和帮助,还需情感支持、心理抚慰。家人没时间陪诊,购买服务就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从趋势上看,老龄化、少子化、独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异地看病等因素,无不加大了陪诊服务的社会需求。

  服务价格怎么确定、质量如何评估和监督、双方的权责边界在哪、纠纷怎么调解和处置等,都得制定细致的规则。患者的隐私如何保护、怎么防范“医托”或“号贩子”混进陪诊员队伍当中,这些问题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与利益,更加马虎不得。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是将陪诊员纳入法定职业目录,做到名正言顺。

  但是,仅注重规范陪诊管理、满足陪诊需求,也未必能够解决问题。倘若社会化的陪诊服务供需两旺,医院的服务就难言周到全面。且陪诊服务越优质全面,医院越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不排除有医院因此放松提升相关服务质量的努力。比如有陪诊员随时带领患者看病,门诊导医岗位就可以减少,自助机挂号和缴费设备不好用,陪诊员正好有用武之地,何必急着改进。提高看病便捷性的改革举措正在稳步推进,医疗系统能够办好的事,就不应抛给社会。

  细分陪诊需求产生的原因还会发现,医疗服务人性化不足、便捷程度不高等,会明显推高陪诊需求。目前很多医院的科室越分越细,布局也不尽合理,就医流程仍比较繁琐,患者跑错路、进错门是常事。自助设备和软件操作也很复杂,不仅老年人面临数字鸿 沟,有时年轻人也颇感为难。诊疗环境不友好,很多患者只好找帮手。把这部分陪诊需求降下来,剩下的只是刚需,解决问题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严格控制需求的源头,通过优质的诊疗服务和全过程协助,让多数患者不必陪诊也能顺利完成诊疗,才是正确的应对之策。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务人员是患者的最佳“看病搭子”,而最好的“陪诊”,其实是不必额外陪诊,而是优化诊疗流程、科学布局科室,大幅减少患者的跑腿和排队次数,让线上线下每项操作变得更加容易,整个看病过程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

  构建老年友好型医院、将“以患者为中心”细化到每个诊疗环节、探索医疗护理员和医疗社工服务模式、推动居家养老和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更加规范等,这些举措若能得到彻底落实,陪诊服务对于多数患者就显得不再紧要。医疗服务“挑大梁”,社会化陪诊服务作为补充,就能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让陪诊不再成为困扰家庭的普遍难题。

  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三年来,我们始终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也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推出“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到由“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主动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

  光伏和锂电池是前海开源公用事业的投资主线,但从2021年四季度以来,光伏、锂电池相关股票已经显现疲态。2022年三季度报告中,崔宸龙表示,三季度行业整体波动放大,但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将会继续坚持上述的投资主线,在市场波动中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陪伴行业与优秀企业共同成长。

  这次大赛由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为联合举办,一共吸引了389支队伍、1460人报名参加。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表示,智能矿山是重要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可以使矿山运营生产更加便捷、安全、高效。

  中新经纬1月7日电 (王玉玲 林琬斯)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到第三天。与首日的“人头攒动”相比,6日、7日的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现场人较少,但仍有药企人员与媒体驻足等待。

  “为祖国守卫海疆,为百姓守卫团圆,这是我们对祖国南海的热爱,更是戍边守天涯的自豪与骄傲。”陈太云说。

王雪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