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

来源: 安徽网
2024-06-27 02:02:50

  关注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丨联通中欧 拉近你我

  □本报记者 沈剑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童林

  当卢森堡人在街头见到一张中国面孔,会是什么反应?出发赴卢森堡参加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之前,记者既激动期待,又有一丝对未知的忐忑。而当到达卢森堡的那一刻,一颗悬着的心也随着飞机一同稳稳落地。

  正是因为有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万里之外的卢森堡人对中国、对河南格外熟悉和亲切。这条架在中欧之间的“空中桥梁”,不仅使人畅其行、物畅其流,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2014年以来,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纽带,河南和卢森堡的合作领域从航空物流扩大到经贸、金融、人文等多个领域,打造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2018年4月,卢森堡旅游签证(郑州)便捷服务平台揭牌,郑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可办理卢森堡旅游签证的城市;2023年12月,郑州-卢森堡客运航线开通,成为中国和卢森堡之间首条直飞客运航线,也是卢森堡首条直飞亚洲的客运航线;今年3月,中国对卢森堡实施免签后的首个卢森堡旅行团24名游客抵达河南,开启了一场中华文化之旅……两地的互联互通不断走深向实。

  作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亲历者、推动者,卢森堡前首相、现任副首相贝泰尔回忆道:“10年前,我还是一位非常年轻的首相。当时,我们的交通部长专程前往郑州,探讨双方合作的可能性。那时的我们,就像一对年轻的情侣,希望‘婚姻’一切顺利。”他露出欣慰的笑容,接着说,“如今10年过去,我们都不再年轻,但至关重要的是,我们的‘婚姻’依然幸福美满。这些年,许多事都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在共同努力。我们需要思考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让未来更加光明。”

  卢森堡市市长莉迪亚·波尔弗首次踏访中国已是40多年前。“那时我非常年轻,我必须说,我当时真的被中国文化震撼了。此后,2001年、2010年我又两次到访中国,目睹了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而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她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是凝聚合作共识的重要力量,可促进全方位的互联互通。“非常高兴看到郑州与卢森堡之间的紧密联系,中国是我们值得信赖的伙伴,期待这种合作未来能够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她说。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不仅让中卢合作愈加紧密,更带动了中欧之间的互联互通。6月20日举办的中国(河南)-卢森堡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博世、拜耳、安联等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参加,欧洲约60家企业与河南的21家企业开展了对接交流。卢森堡商会会长卡洛·泰伦深有感触地说:“卢森堡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是一个规模不大但高度开放的国际化经济体,而中国是我们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我们的商会成员都渴望与中国接触,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合作。我们不仅要推动欧洲和中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更要促进文化交流、民心相通。”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在卢森堡采访期间,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国与国的关系,亦如人与人的交往。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联通的是大陆两端的中国与欧洲,连接的则是生活在其中的你我。相同的目标,相通的价值,让我们超越距离与文化,携手向前、双向奔赴。

  “以前山区都没有畅通的公路,去镇上买点肥料,早上很早挑着担子出发,很晚才能到家。我盖房子的时候,背木头、背瓦片、背泥土,都背怕了。”叶志丰老人说,后来附近建设水电站,公路也通了,“真的做梦都没想到,还有路通到房子边上,我真的高兴极了。这条路是政府修起来的,离我住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7日电 据中国排协网站消息,新一届国家女排于2月5日至15日在浙江温岭民兵训练基地开展军训活动。

  汇率方面,2022年,里拉对美元汇率“一泻千里”,由开年的13.31一路狂跌至18.70附近,贬值幅度高达40%。

  “少犯错误、多做正确事,稳健经营。”这是今年初vivo创始人沈炜在年会上反复提及的几个关键词。“可以预见,未来三到五年的形势都会比较严峻。”沈炜说。

  除此之外,专家还提醒,阿司匹林不要乱吃。不少人认为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肠道癌症等,似乎是个“万能药”。但朱业提醒,阿司匹林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随便服用。“已经得了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是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朱业表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擅自服用不仅不能起到预防作用,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溃疡、出血等副作用。

  近年来,“北京消费季”活动持续展开,带热了首都消费市场。在2022年,就成功举办全球首发节、国潮京品节等24个全市性标志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北京市预算报告显示,2022年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5.6亿元,用途之一就是助力高质量办好“北京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推动实施新一轮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

邓静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