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协委员关注考古工作 建议制定考古现场施工安全专业标准

来源: 中文网
2024-07-10 10:06:21

  中新网太原1月25日电 题:山西省政协委员关注考古工作 建议制定考古现场施工安全专业标准

  中新网记者 杨静 杨杰英 李庭耀

  山西省是文物大省,也是考古大省。“十三五”期间,全省考古成果丰硕,实施考古发掘项目161个,发掘面积64409平方米、墓葬2852座,出土文物42902件(组),抢救保护了一大批地下珍贵文物。

  考古现场施工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施工现场涉及的人员安全、文物保护、物资管理等如何规范?

  25日,山西省两会期间,民进山西省委会副主委、民进山西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贺天平,民进山西大学基层委员会委员、山西大学电力与建筑学院古建筑保护与技艺传承研究所所长曹瑞东,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博士生宋彦延建议,制定符合山西省情的考古现场施工安全专业标准。

  贺天平指出,考古工作现场复杂。考古工作涉及工序较多,施工条件特殊,工期跨度大,工作质量要求高。考古施工过程中,涉及加固、搬迁、挖掘等工序,操作工艺复杂、危险程度较高,若操作不规范,可能会造成塌方等安全事故,对人员安全和文物保护造成极大威胁。

  “文物具有重要价值,要求施工质量高。在考古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对文物造成的损害不可逆转,如何采取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保证文物受损最小,值得关注和研究。”贺天平说。

  为解决考古现场施工规范的问题,陕西省于2023年8月出台《考古工地安全施工规范》,这是全国首个关于考古工地安全的专业标准,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制定落实考古现场施工安全规范具有开创性意义。山西省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陕西省不同,需要在吸收陕西省规范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山西省情的考古现场施工规范。

  贺天平提出,结合考古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考古现场施工标准。建议全面考虑考古现场施工问题,全方位制定统一施工规划,编制统一安全作业标准,并根据现场条件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设置相应的使用准则。建议从施工材料、挖掘作业、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制定考古现场施工标准,为考古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考古涉及的学科、单位较多,规范编写组应涉及考古各方面的单位。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及工作方案,根据立项部门的标准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标准 的技术分工及计划安排。随后,根据计划安排进行针对技术标准内容的内部讨论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工作,咨询相关专家,充实完善标准规范。”贺天平表示,通过内部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将标准讨论稿提交专家审查组进行评审。由此,使得全工作周期环环相扣,工作流程更加规范明晰。

  此外,贺天平建议根据文物重要程度,确定与其相应的施工级别。对于标准之外的情况差异性问题,应采用专家论证会的形式进行评定,再制定落实考古施工方案。按照先评定,后施工的步骤开展工作,保证考古施工顺利进行。(完)

  5.严禁撕毁试题本、答题卡、草稿纸,严禁将试题本、答题卡、草稿纸及相关考试信息等带出考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将试题内容进行抄录、复制、传播,否则按违规违纪处理。考生须认真阅读有关规定,遵守考场规则,考生有义务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考试试卷和答题信息、不被他人抄袭。若有答卷雷同,对双方均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为零分的处理,录用程序终止。

  日迈月征,山河日新。2022年12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承办,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协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和电子科技大学提供支持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将围绕“团结奋进新征程 同心奋斗创伟业”主题,征集评选展播新一批网民认可、社会认同、影响广泛的作品,记录时代变革,传递网络正能量。

  记者从多个从业人士处了解到,在过去几年里兴起的新锐品牌多是重营销,轻研发。或者说根本没有研发。这些公司的产品的研发乃至整个供应链建设,都直接是承包给成熟的加工厂。这一结果导致过分依赖加工厂的存量成果,大量同类产品流向市场。这些品牌在功能、品质等方面别无差异,只不过是披上了不同的LOGO标签。当环境好时这些都不是问题,但这两年大环境遇冷,外加上疫情影响、物流跟不上,一些企业没钱了想要再融资也融不到,于是就只能选择关门。

  <strong>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设计总监 张雷:</strong>中国手工艺不光是它的工艺,重要的是造物方法,是当代设计师应该吸取的营养。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的奔波忙碌,正是对这番话的最生动诠释。

  五年前,陈小龙从厦门大学遗传学博士毕业。返乡一年后,他成立湖南舜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生态农业和农业科技研究。“我梦想让更多人吃上健康生态的粮食。实现这个目标不容易,我决定从家乡开始开展工作。”从小长在农村的陈小龙,拒绝了很多工作邀请,回到家乡,开启了生态农业的逐梦之旅。

杨德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