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让世界看到热烈奔放的民族文化

来源: 红网
2024-06-14 20:15:03

  中新网延边4月27日电 题: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让世界看到热烈奔放的民族文化

  中新网记者 郭佳

  40多年来,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从寂寂无名到享誉中外,离不开金明春的努力。他曾登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舞台表演这种舞蹈,并以30秒内甩32米双层彩带并跳跃44次的成绩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摇32米双层彩带不会提高艺术表现力,那为什么还要做呢?”现年67岁的金明春近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称“延边州”)汪清县文化馆受访时坦言,“(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关注,让更多人来关注我们的民族舞蹈。”

  朝鲜族农乐舞是朝鲜族综合性最强的舞蹈,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它不仅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蹈类项目。

  朝鲜族农乐舞主要由手鼓舞、长鼓舞、圆鼓舞、假面舞、象帽舞等组成,其中象帽舞是农乐舞的最高表现形式,舞者头戴12米长的彩带,边击鼓边甩动,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

  金明春是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代表性传承人。1977年,高中毕业的金明春在家乡汪清县的一个宣传队工作,吹洞箫、演小品、说相声,样样精通。后来,他拜师学习象帽舞,一学就是一辈子。

  为了提高象帽舞的观赏性,金明春在平甩、左右甩基础上,发展出抖甩、飞甩、立甩、叠甩、旋甩、狂甩等复杂技巧,他还在象帽舞表演中融入了传统武术等元素,创造了钻圈、旋子、扶地翻转身体、上台阶、扫堂腿等高难度技法。“中华文化是朝鲜族农乐舞创新发展的源泉活水。”金明春说。

  朝鲜族农乐舞创始于农业劳作,因而舞队的最前方总是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农旗为先导。金明春介绍,农乐舞是朝鲜族用舞蹈形式表现出的祈求丰收、向往幸福、融入大自然的一种美好祝愿,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地官方对朝鲜族农乐舞保护传承越发重视,也投入了更多资金。特别在2003年后,朝鲜族农乐舞逐步迈向全国舞台,并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甚至引起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多所大学的兴趣,纷纷派人探寻研究。

  朝鲜族农乐舞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已深深地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金明春介绍,这些年,通过所有从业者的传承、保护,朝鲜族农乐舞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在中国重要的节庆活动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目前,延边州朝鲜族农乐舞从业者正日益增多,仅金明春这一脉就有1个省级传承人、3位州级传承人、7位县级传承人。

  吉林省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省级传承人太永春坦言,最初没想以朝鲜族农乐舞为业,但越学越喜欢,也就转变了想法。现在除了随师父到外地采风表演外,他还积极在当地开展普及工作。

  朝鲜族农乐舞获评人类非遗项目十几年来,金明春感受到了新使命,他积极参加中国官方举办的对外交流活动,到过意大利、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表演。

  “它是全人类的遗产,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我想要全世界都了解它。”金明春说。(完)

  <strong>美政府相关报告显示——</strong>

  记者:你说的是《流浪地球3》吗?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创造。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完成,给大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以后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新意?能用机器完成的作业,一定不是好作业。年度总结、月报、周报中的套话,可以轻松交给人工智能完成,这也说明一些占据员工大量时间精力的工作只是重复性消耗。

  此外,消费者可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程度以及资产配置情况,搭配具备最低保证利率的“聚财宝”万能账户组合投保,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畅想未来财富空间。

  “财政多措并举加大扩内需支持力度,有效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这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内容。”李旭红说。

  理论观察·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林惠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